宋福金隻是一個陪嫁丫鬟,她是怎麼當上皇後的?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宋福金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封建王朝,能成為統攝後宮的皇後,往往得具備高貴的出身、豐富的學識,賢良的品德……總之,就算有瞭這些,在後宮爭鬥中,也往往由於心計不夠,敗下陣來。
但宋福金卻是個例外,她本是個地位低賤的陪嫁丫鬟,後來卻登上瞭皇後的寶座。那麼,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據史書記載,宋福金出身書香門第傢庭。但由於生逢亂世,在兵荒馬亂中,年幼的宋福金不幸和傢人失散,從此過著四處流浪的生活。
宋福金運氣不壞,她在流浪的過程中,遇到瞭昇州刺史王戎。
當時,王戎的女兒王氏亦和宋福金年紀相仿。
王戎見宋福金聰明乖巧,眉眼也清秀,想到以後女兒總要嫁為人婦,不如讓宋福金做她的貼身丫鬟,以後在夫傢也好有個貼心的幫手。
就這樣,宋福金陪著王氏慢慢長大,兩人情同姐妹。
待到婚嫁之年時,吳國權臣徐溫前來替養子徐知誥提親。
徐知誥有勇武之名,王戎認為他大有可為,於是很高興地同意瞭這樁婚事。
就這樣,宋福金作為陪嫁丫鬟,跟隨王氏嫁到徐知誥府中。
由於王氏久無身孕,為瞭鞏固嫡妻之位,在她的示意下,宋福金被納為侍妾,並為徐知誥生下一子徐景通。
不久,王氏病逝。

由於宋福金頗能幹,很得徐知誥寵愛。再加上徐知誥也是因戰亂與父親走散,後來因機緣巧合做瞭徐溫的養子,相似的經歷讓徐知誥和宋福金更是親厚,所以宋福金被扶為正室。
有意思的是,自從宋福金做瞭嫡夫人後,徐知誥的事業便蒸蒸日上。他屢次出戰都大獲全勝,因此在仕途上不斷升遷,很快便成瞭控制政權的南吳重臣。
徐知誥不光會統兵作戰,還在經史上很有研究,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他大施仁政,對嚴苛的律法也加以放寬尺度。除此外,他又禮敬士人,知人善用。凡是有能力的人,他都安排在相應的位子上。同時,他還體恤民情,經常派人四處巡訪百姓疾苦,並予以周濟。
而這一切,無不適宋福金在身後幫助他的結果。
因此,徐知誥民望很高,最終在大傢的推舉下登基稱帝,建立瞭南唐政權。而他也恢復李姓,改名昪。
李昪稱帝後,宋福金得封皇後,他們的兒子徐景通也改名為李璟,並被立為皇太子。

宋福金是個很賢慧的皇後,她不光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對李昪在政務上不恰當的地方,總能提出委婉的建議,因此深得李昪敬重。
李昪晚年時,一心想長生不老,喜食丹藥。受丹藥毒害,常無端發怒。因此朝臣多為惴惴,唯恐惹來殺身之禍。
每到此時,宋福金便溫言相勸,經她勸解,一些本要被李昪處死的人,才得以化險為夷。
公元943年,服食丹藥過量的李昪背上生瞭毒疽。但李昪不以為意,繼續進食丹藥,最終疽發身亡。
他死後,太子李璟繼位,宋福金被尊封為皇太後。
當時有大臣想取悅宋福金,上奏請求她臨朝聽政。
但宋福金認為,女子不能幹政。再說瞭,李璟已到瞭能處理國政的年紀,所以拒絕瞭這個請求。
公元945年,宋福金病逝於宮中,得以厚葬,並與李昪合葬於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