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吳起為功名不惜殺妻子,最後結局怎麼樣?

吳起為功名不惜殺妻子,最後結局怎麼樣?

時間:2019-12-01 14:43: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吳起的故事大傢聽過嗎?

吳起,今山東曹縣人,戰國初期著名軍事傢,兵傢代表人物,著作有《吳子兵法》。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事實上他始終略遜於孫武,這與其品性有關。

他出生在衛國一個富庶人傢,接受瞭良好的教育。成年後到處謀求功名不成,還弄得傾傢蕩產。傢鄉人嘲笑他,吳起一怒之下,竟殺害瞭三十多個曾經笑話他的鄉親。他立志要出去幹一番大事業,臨走前對母親發誓說:“不當卿相,決不回衛。”

吳起來到魯國,拜在孔子的學生曾子門下學習儒學。幾天後,傳來母親去世的消息,他想起自己臨走前說的誓言,便狠下心來不回去見母親最後一面。曾子見他為瞭功名,不顧儒傢尊崇的孝道,就和他斷絕瞭師生關系。之後,吳起棄儒學兵,在魯穆公手下當差。

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想任用吳起,但因其妻子是齊國人,穆公擔心他和齊國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懷疑齊國這次攻打魯國,就是吳起的計謀。一直渴望功成名就的吳起知道自己被魯穆公懷疑立場後,為表忠心,殘忍殺害瞭自己的妻子。這也是成語“吳起殺妻”的由來。

穆公很滿意吳起的做法,於是任命他為將軍,率軍討伐齊國。魯軍在吳起的帶領和指揮下,大敗齊軍,立下汗馬功勞。吳起殺妻一事在魯國人心中影響很惡劣,有人向穆公進言說:“吳起是一個殘忍猜忌之人,為瞭功名富貴,竟然不惜殺害自己的妻子,此人將來可能會成為大患啊!”穆公覺得大臣說得有理,便免去瞭吳起的職務。

吳起隻好到逃到魏國,先後侍奉瞭魏文侯及其子武侯。隨著他地位越來越高,引起瞭不少人的妒忌。後被人設計離間瞭他與武侯的關系,他隻好逃到楚國。楚悼王早就聽說過吳起是一個有才之人,於是重用瞭他,以吳起為相,主持楚國變法。

楚國這次變法,歷經八年左右,讓楚國從一個貧弱挨打的大國,變成瞭一個富裕、強盛的大國。這反映瞭吳起的聰明和才幹,不愧是偉大的政治傢和軍事傢。但變法損害瞭守舊貴族的利益,守舊貴族對此很不滿。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貴族們趁機作亂,想除掉吳起。貴族們一路追殺,吳起被其中一個貴族用箭射中後,立即拔出箭,然後逃到瞭楚悼王的靈堂。接著吳起抱著楚悼王的屍體不肯撒手,貴族用箭射殺吳起的同時,箭也射中瞭楚悼王的遺體。

楚悼王的兒子即位後,下令誅殺射死吳起的人,以及其族人,70多個貴族傢庭受到牽連。原來啊,楚國規定傷害君王屍體屬於重罪,將被誅滅三族。吳起臨死前,不惜損害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楚悼王的遺體,拉著貴族們陪葬,由此可看出他的人品,其地位不如孫武一點兒也不奇怪瞭。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評論說“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就是吳起的最好寫照。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