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魚都是用鹽來醃制的 為什麼古人不能通過咸魚來買私鹽呢
還不知道:古代為什麼不能 通過賣咸魚賣私鹽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鹽,作為幾大調味料之一,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能調味,可以滿足口味咸淡程度不同的人,更是因為它能提供人體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自古以來,鹽一直是作為生活必需品而存在。而且在現代,鹽的價格也不高,大傢也都能消費得起。
但是在古代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古時候,要是有人傢能在做飯時隨意撒鹽,那絕對是土豪。

朝廷壟斷市場,禁止販賣私鹽
因為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朝廷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於是販賣官鹽,壟斷市場,成為瞭他們的一個選擇。
當時,生活在海邊的漁民負責曬鹽以及加工,讓鹽變成可食用產品。而朝廷會以較低的價格向他們購買鹽,然後高價以官鹽的名義賣出去。
那麼所謂的高價究竟有多高呢?售貨價大概是成本的十倍吧。可能有人會想,如此暴利,如果漁民自己販賣,豈不賺翻?隻能說,你想多瞭。
在當時,販賣私鹽,如若被查,那可是要蹲大牢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才能順利壟斷市場。

“我買的起咸魚還會買不起鹽?”
古代,因為官鹽的價格昂貴,又不允許販賣私鹽,而普通傢庭的收入又微薄,所以很多傢庭一年到頭,隻能消費得起一點點的官鹽。
這個時候可能又會有人想問,雖然不能直接販賣私鹽,但是就不能通過其他手段,比如販賣咸魚來間接賣鹽嗎?
不得不說,這個想法很巧,但是,似乎忽略瞭一個事實,一個連官鹽都消費不起的傢庭,會去買用官鹽醃制的咸魚嗎?一個有錢到可以買大量官鹽來醃制咸魚的人,他還需要通過販賣私鹽鋌而走險賺錢嗎?
所以,現在知道一隻用官鹽醃制的咸魚身價有多高瞭吧,畢竟身上有著官鹽的味道,那就不是一隻普通的咸魚。因此,終上所述,很少有人會通過這種手段來販賣私鹽,畢竟成本太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畢竟販賣私鹽雖然風險高,被發現後果嚴重,但是與之相對的卻是高利潤。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加入販賣私鹽的行列,並且想出瞭許多手段,躲避官府的搜查。
不過,朝廷自然也能猜到肯定會有人想要通過鉆漏洞賺錢,於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們先從官鹽的制造點開始抓起。
前文提到,漁民會曬鹽並將其加工成官鹽,但是不是所有的鹽都有機會被加工成官鹽。因為如果所有的鹽都被加工成官鹽,那鹽就難以走入尋常百姓傢。

官府也考慮到瞭這一點,所以允許漁民將部分鹽加工成漁鹽,並且他們是有權販賣私鹽的。而漁鹽與官鹽的區別就在於,漁鹽制作較為粗糙,價格相對來講也更為低廉,但是正是因為它的價格便宜,它才能滿足大部分百姓日常生活中對鹽的需求。
不過,朝廷擔心有人利用這個政策,將官鹽以漁鹽的名義走私,於是便發佈瞭一個政策,下令將所有漁鹽都染成紅色,以此來區分漁鹽與官鹽。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確實有效,至少制止瞭很大一部分有私心的人。
但是這個方法卻不是絕對有效,雖然它止的住一般人,卻止不住那些官商勾結的人,所以販賣私鹽的市場依然存在。
但是私鹽和尋常百姓也都沒太大關系,畢竟官鹽都買不起,也沒有錢去購買私鹽,更何況這還關系著自己的身傢性命。
參考資料:
《中國鹽業史辭典》等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