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魏忠賢掌權期間清軍都攻不進來 他到底做瞭什麼事情

魏忠賢掌權期間清軍都攻不進來 他到底做瞭什麼事情

時間:2019-12-01 16:12:0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魏忠賢掌權為何清軍攻不進瞭,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天皇皇帝朱由校,被稱為“木匠皇帝”,為什麼呢?因為從他當上皇帝的第一天起,就表現出瞭對朝廷政事的不感興趣,每天隻想著倒騰他那點木匠活。於是這個時候一位人物出現瞭,他在明朝天啟年間,專權跋扈,後世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引起很大的爭議,此人便是——魏忠賢。

魏忠賢本來就是一個街頭上的小混混,後來為瞭要出人頭地,不惜自宮進宮瞭。剛進宮的魏忠賢也不過是一個小太監,但是他能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太監,成為權傾朝野的“九千歲”,考得可不是單單的運氣,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判斷能力和聰明才智。

魏忠賢掌權之後,專權擅斷,對上級阿諛奉承,對下官排除異己。他建立東廠,拉幫結派,建立瞭自己的掌權,之後又收攏瞭一大批爪牙,這些爪牙無惡不作,將朝廷上下搞的是烏煙瘴氣,為此很多官員都看不慣他,聯合彈劾他的罪責,但是罄竹難書。那麼魏忠賢在朝中如此猖狂,當時天下應該是亂世之相,可為何在魏忠賢掌權期間,滿清卻難以進犯大明一步呢?而且當時民間雖然有怨言,但是整體太平。可是魏忠賢一死,清軍卻如入無人之境般容易呢?

由此可以看出,魏忠賢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雖然是一個專權跋扈的宦官,但是他至少也是一個有能力的宦官。而在他掌權期間,為何清軍難以入關,隻因魏忠賢采取的兩點措施:

第一、重視邊防防禦,發展軍事

魏忠賢掌權期間知道努爾哈赤一直在邊境虎視眈眈,他也清楚的知道,如果他們一旦打進來,那麼全都玩完,所以他再怎麼貪財,也沒有貪軍隊的軍餉,反而是想辦法加強邊防防禦能力,知道用有真才實學的名將去抵抗清軍。因此努爾哈赤等人難以取勝,可見如果有人大力支持軍隊,明朝並不是無一戰之力。

然而與魏忠賢不斷作對,後來還被崇禎重用的東林黨,卻沒有這樣的覺悟。他們不在乎誰做皇帝,什麼錢財都敢往自己口袋裡面裝,連軍餉也不放過。他們更是忌憚他人立功升官,要是哪位將領打瞭勝仗,他們便想方設法打壓別人,換上自己的人替代。贏不贏的無所謂,隻要領兵的是自己人就行,這就是後期官員的心態。

第二、打擊豪紳,充實經費

為什麼崇禎繼位之後,有那麼多官員士族大力彈劾魏忠賢呢?因為他收取瞭工商稅。在明朝後期,大部分的富商都是士族官員暗中培植的勢力,這個時候魏忠賢收取的那些富商的稅,就等於直接損害瞭官員的利益。因此那些官員們才會費盡心思的將魏忠賢拉下臺。但正是魏忠賢收取工商銳,用以打仗,士兵們才會盡心盡力的保傢衛國,滿清打不進來,因為打仗打的就是錢。當東林黨扳倒魏忠賢後,又取消工商稅,克扣軍餉,貪污腐敗,導致內外交困,明朝最終走向滅亡,可惜崇禎皇帝臨死前才明白這個道理,後悔殺瞭魏忠賢,導致國破傢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