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能成大事不是僥幸的!看看項羽死後劉邦如何對待他的傢人!
在歷史長河中,劉邦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很出名瞭,那麼大傢知道項羽死後劉邦如何對待他的傢人嗎?
說起劉邦與項羽,相信大傢都很熟悉瞭,這是我國歷史上兩個非常著名的人物,這倆人處於秦末漢初時期。雖說倆人在最後是對決的關系,但是這倆人在自己的領域之內所做的都是無法泯滅的。而且由於他們兩個人本身性格的不同。處事方式的的不同,以及最後的命運也不相同,所以現在人們對於他們的評價也是各不相同的。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韓信、彭越、英佈等人共同對項羽形成垓下之圍,隨後項羽在烏江自刎,楚漢戰爭終於以漢的勝利告終。
項羽死後,曾經楚國的統治區域全都向劉邦投降,隻有魯國堅守不下,當劉邦命人向魯國展示項羽的頭顱之後,魯國才宣佈歸順大漢(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劉邦感於魯國對項羽的忠誠,以魯公之禮將項羽安葬在穀城。那麼,劉邦在消滅項羽之後,又是如何對待項羽傢人的呢?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上述記載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也就是說,項羽死後,他的族人均未受到劉邦的打擊報復,並且有四人出瞭被封侯之外還被賜姓劉氏(被皇帝賜姓在古代是一個很高的榮譽)。但是以上封侯的四人都是很早就已經投靠劉邦,或者“暗中投靠”劉邦的。

射陽侯項伯
在之前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史書中提到的項羽的兩個叔父,即項梁和項伯,在對待項羽的方式上幾乎有著天壤之別。項羽是在項梁的撫養及教育下成長的,又是在項梁的一手提拔下成為楚國的將領,項羽的軍事能力與項梁的栽培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項伯就完全不一樣瞭,他多次“胳膊肘往外拐”,不僅救瞭劉邦的父親劉太公的命,還在“鴻門宴”上成瞭劉邦本人的救命恩人。
所以,項伯雖然一直追隨項羽到最後一刻,但是劉邦在建立漢朝之後依然把他封侯。而項伯的富貴也沒有持續太久——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4年)項伯去世,他的兒子劉睢因有罪而無法繼承爵位,所以項伯後人便淪為庶民。

桃侯項襄
項襄是項燕第三子,也是項羽的叔父,不過他早在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就在定陶之戰中被灌嬰擊敗而投降劉邦,後來在平定黥佈叛亂中有功而被封侯。漢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劉襄(已經改性劉瞭)因有罪而被取消侯爵,呂後當政之時為瞭籠絡人心而恢復他的爵位。他的兒子劉舍除瞭順利繼承桃侯之外,還在周亞夫之後成為漢朝丞相。

平皋侯項他
項他即項佗,是項羽的侄子,在漢元年(公元前206)年被灌嬰擊敗而投降,他是最早歸順劉邦的項氏族人。項他傢族顯赫瞭四代,其玄孫劉勝(和中山靖王重名瞭)在漢武帝時期坐酎金失侯。
史書中隻記載瞭此三名項氏族人的事跡,玄武侯連姓名都沒有流傳下來,並且,史書中也沒有關於項羽子嗣的任何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