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慈禧西逃路上做瞭哪些壞事?三件事情預示大清氣數已盡!

慈禧西逃路上做瞭哪些壞事?三件事情預示大清氣數已盡!

時間:2019-12-06 11:01: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慈禧西逃路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清朝,自乾隆、嘉慶年間開始,已經是物極必反,開始衰弱。到瞭清末,大清帝國在萬世矚目的慈禧太後主持下,終於雄起瞭一次,隻是結果有點慘。

慈禧借助義和團的力量,開始大肆屠殺洋人,焚毀教堂,並且發佈瞭《宣戰詔書》,對所謂的“彼等”國傢宣戰。這份詔書總共寫瞭十二份,送給瞭十一個國傢。幸好當時還沒有快遞小哥,否則,這份詔書多謄寫幾份,慈禧非得向全世界各國都發一份不可,詔書就的確成瞭名副其實的《對萬國宣戰詔書》。

詔書總共寫瞭十二份,送給瞭十一國,還有一份去哪瞭?慈禧專門指定將第十二份詔書,直接發給瞭一個名叫羅伯特·赫德的英國人。因為這傢夥作為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職位最高的英國人,竟然不知道替大清太後分憂,卻包庇光緒,處處與太後做對,公然幹涉大清內政,該打。

於是,在慈禧下詔的下個月,即1900年的7月份,八個收到《宣戰詔書》的國傢,派出士兵向大清國都北京城進發。到瞭8月14日,聯軍已經到達瞭紫禁城外,為瞭表示慶祝,一天一夜未停的放炮、鳴槍慶祝。

聯軍的士兵很高興,但是,這可嚇壞瞭慈禧。第二天,即8月15日的一大早,天還沒有亮,慈禧便帶著光緒,以及一些宗室,喬裝改扮後,坐著小驢車出逃,美其名曰“西狩”。

正是在整個西逃過程中,慈禧做瞭三件“傷天害理”之事,預示著大清氣數將近。如果算上慈禧出逃前所做的一件事,整個過程慈禧一共做瞭四件壞事。

慈禧逃跑前做的一件壞事:賜死珍妃

在西逃的前一天,即8月14日,慈禧讓人提出瞭囚禁在冷宮的光緒妃子珍妃。慈禧因為珍妃堅定的支持光緒,以及光緒所主持的變法,既而非常厭惡珍妃,所以,準備在西逃前讓珍妃自盡。

可是,珍妃見到慈禧後,堅決不肯自盡,並請求和光緒一起,留在北京,處理跟列強的交涉問題。慈禧原本就是聽聞列強要扶持光緒,拿走她的權力,才發佈的《宣戰詔書》,一聽珍妃的話,更加的氣惱,直接命人將珍妃投入瞭故宮順貞門內的一口井中,即現在故宮中的珍妃井。

如果說一個人對某項技藝比較執著,說不定可以做出讓人吃驚的成果。但是,如果是對權力過於癡迷,則會沖昏人的理智,讓人做出一系列錯誤的決定。

慈禧就是在對權力無限癡迷的情況下,對十一國宣戰,並執著於珍妃和光緒就是要推翻她的統治地位,堅決要處死珍妃。在一個接近瘋狂的慈禧的統治下,大清朝的未來還會有什麼希望。慈禧在得到列強保證後,發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竭力行討好之能事,也就不足為奇瞭。

慈禧逃跑中所做的第一件壞事:肆意提拔官員,逼死無辜縣令

如果說乾隆的奢靡是因為他有個好爹雍正,那慈禧在列強入侵,國力衰弱隻是的奢靡,又是從哪裡來的自信呢。即使是在逃亡的途中,慈禧也不忘盤剝地方官員,順便宣揚自己的節儉。

慈禧出逃之初,因為準備不足,飯都沒有著落,還好在懷來遇到瞭接駕的吳永,總算吃瞭一頓飽飯。接著,吳永又獻上瞭轎子,慈禧、光緒才算有瞭自己的座駕,不用再一堆人擠一輛小驢車瞭。慈禧一高興,升吳永為知府。

一下連升四級,吳永的興奮勁就不要說瞭,鞍前馬後的那個殷勤呀。可是,吳永還沒高興兩天,到瞭宣化縣,縣令陳本伺候得更好,直接安排慈禧住到瞭土財主賀傢的賀傢大院,慈禧一高興,還給賀傢提瞭四個字“鴻禧接福”。縣令陳本,直接升成瞭道臺,比知府高一級,僅低於巡撫瞭。這火箭坐的,陳本高興呀。可是吳永傻眼瞭,寶寶不開心,原來隻要把慈禧伺候得越好,升得越快呀。

自出宮之後,慈禧一路顛簸,就在宣化多住瞭幾天。這可害苦瞭另外一個縣令,大同府的天鎮縣縣令。早就聽說慈禧要來,天鎮縣令就提前預備好瞭飲食。可是因為天熱,而慈禧在宣化一下住瞭七八天,準備好的食材早就腐爛瞭。估計這位縣令也是一位沒什麼錢的,新的食材沒有,那就自殺吧。於是,天鎮縣令自殺身亡,以死謝罪瞭。

慈禧在用人方面,還是比較知人善任的,比如重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可是在基層的吏治管理上,慈禧就差太多瞭。而基層官吏才是真正與民接觸的,大清的體面就在這些人身上。這些基層官吏如果不賢,不管再怎麼給天下百姓用儒教的仁義道德洗腦,等遇到外強入侵之時,他們還是麻木的。八國聯軍入侵時,眾多百姓的表現就是實證。

慈禧西逃中所做的第二件壞事:剿殺義和團

慈禧逃到宣化時,住在土財主傢中,大臣們也開始上折子奏事瞭,太後又有瞭臨朝聽證的快感,爽呀,所以,就多住瞭幾天。就是在宣化,慈禧下詔解散,剿殺義和團。

等到瞭大同,大同府的大小官員出五十裡相迎,咦,做的好,太後的威風重新回來瞭。慈禧住到瞭鎮臺衙門,衣食等物也更加的豐盛。吃飽瞭,睡足瞭,精神頭來瞭,慈禧下令瞭,載漪,本太後任命你為軍紀大臣,速去調兵,全面剿滅義和團。

這慈禧到底是個什麼人呢?一個十足的典型性“甩鍋俠”。如果是在開國之初,殺戮功臣,也許還有助於穩定局勢。可現在是四面楚歌,用人之際呀,慈禧為瞭討好洋人們,開始對曾經拼死響應號召,抗擊洋人的義和團下手瞭。

一個沒有擔當,負不起責任的慈禧,誰還願意再替她真心實意的賣命呢?恐怕很多人都會寒心瞭,即使是抗擊列強,這時候,這些人所想的,恐怕也不再是為瞭維護慈禧,維護大清,而僅僅是為瞭維護同胞和傢人。

慈禧西逃中所做的第三件壞事:皇傢威儀不能丟,排場不能小

慈禧剛剛逃出京城時,比一個普通鄉村農夫好不瞭多少,擠在一輛小驢車上,連換洗的衣物都沒有帶。可是,當她到瞭大同,再逃太原時,就開始建“行宮”,講排場瞭,彰顯身份的黃色轎子都已經用上瞭。

等到瞭太原,太原府又新制瞭24面龍旗,慈禧的警衛員也開始從各地趕到,什麼陜、甘、川的軍地全來瞭。而地方上的大小官吏,也爭相開始報效“太後”,什麼玩的、穿的、吃的,全奉獻瞭上來,住宿也給安排的舒舒服服。太後一高興,減免、緩征山西沿途賦稅。挺好麼,自娛自樂,太後說減征瞭,可是官吏們總是有辦法巧立名目的,總之,羊毛是要出在羊身上的。而百姓們,就是那些待宰的羔羊。羊高興不高興不知道,反正慈禧和各級官吏們很高興,一片君臣同樂的大好景象。

慈禧在太原待瞭幾天,覺得還是不安全,離京城太近,再走走,去陜西西安。等到慈禧到達西安之後,全國各地所征收的賦稅,也不在運往北京,而是遠遠不斷地運到瞭西安。慈禧的行宮,吃飯的排場重新回來瞭,廚師上百人,每頓飯又必須數十上百個菜瞭。慈禧還面不改色,臉不紅的說,相比京城節儉多瞭。

的確節儉多瞭,等到與列強談好瞭條件,簽訂瞭和平條約,回京之時,慈禧的行李已經達到瞭三千餘輛大車。回京途中,慈禧甚至還要時不時地停下來看幾場大戲,搞個什麼熱烈歡迎、歡送大會。從西安到北京,一路建瞭37座行宮,夠排場。

可是,為瞭撐起慈禧的這些排場,各地的官吏們是加緊瞭搜刮,上級壓下級,下級壓百姓,除瞭貢獻給慈禧的,順便也把自己的腰包裝的鼓鼓的。整個庚子西狩下來,對於慈禧和滿清眾多的大臣們而言,這就是一場狂歡的盛宴。

而對於那些不知道怎麼掙錢的大臣而言,這卻是一場悲劇,除瞭天鎮縣令,其他自殺者也不在少數。而百姓們,隻能做一隻隻溫順的小綿羊,隨時貢獻出自己的羊毛,甚至是血肉。

看完瞭慈禧西狩的所做所為,大清還能不亡麼!在慈禧看來,可能是這樣子的,反正賠款的銀子有天下百姓扛著,打仗由大清的軍人去打,本太後就負責繼續享樂就好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