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打鬥都是數十數百回合的 這個回合究竟怎麼劃分
還不知道:一回合怎麼算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在讀一些古代的經典名著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在其中看到這樣一些表述,大致意思就是說某人與某人打鬥,鬥瞭數十數百個回合,要麼不分勝負,要麼終於分出高下。人們的關註點自然很大一部分就是在他們爭鬥的最終結果上面,但是這個“回合”究竟應該怎麼劃分呢?雖然現在很多遊戲當中也有回合之說,但是畢竟不是實戰,敵人也不可能等你出手結束之後再進攻,那麼這個回合究竟應該如何劃分?

回合,這是我們讀名著的時候經常看到的詞匯,特別是《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著經常出現。怎樣算一個回合呢?這是很多朋友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回合必是需要武器的,短兵相接,那就可能產生一個回合瞭。其實不是,《西遊記》是神話小說,也是有回合的,用法術也能看出雙方鬥瞭一個回合。所以,回合與有沒有武器無關,與武鬥或者法術無關,與招式有關。

1.《西遊記》裡有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回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著道:“那行者沒高沒低的,棍子亂打。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擋,奈瞭他兩三回合,使一個袖裡乾坤的手段,在雲端裡把袍袖迎風輕輕的一展,刷地前來,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西遊記》第二十五回:鎮元仙趕捉取經僧,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在提到回合之前,吳承恩先是說瞭孫悟空沒高沒低的棍子亂打,後是說瞭鎮元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擋。

由此可見,回合必是雙方各自出招,甲先出招打,乙後出招擋,這就形成瞭一個回合,甲或乙再出招,乙或甲再擋又是一回合,假如某一方被殺死或者被擒,那被殺或者被擒的這一合就不算一回合瞭。
當然,硬碰硬也算,甲出招的瞬間,乙眼明手快也出招打,硬碰硬接瞭下來,也是一回合。

2.在《三國演義》裡,有不到一回合斬殺對方的例子。
原著道:“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後人有詩贊之曰: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佈)

三國裡出現過很多多少回合的描寫,此處關羽溫酒斬華雄,作者沒有提到多少回合,可見一合都沒有。
怎樣的情況算是一合都沒有呢?關羽出招,華雄沒接住,直接死瞭。一個出招,一個沒接住,這便不是一個回合,應該說不上一合就斬殺瞭某某。
回合是雙方對陣,一攻一守或者雙方都攻,隻要一方敗瞭那失敗的這個回合就不算,比如前面打瞭80回合,第81回合的時候,一方敗瞭,那我們就會說某某80合斬敵於馬下。

3.雙方不分勝負呢?那就是大戰X合,未分勝敗,比如《水滸傳》裡豹子頭林沖經常出現這樣的局面。
原著道:“秦明自把軍馬從左邊踅向山坡後去。這裡呼延灼自戰林沖。兩個正是對手,槍來鞭去花一團,鞭去槍來錦一簇。兩個鬥到五十合之上,不分勝敗。”(百回本《水滸傳》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興三路兵,呼延灼擺佈連環馬)
林沖和呼延灼鬥到五十合之上不分勝敗,也就是說,兩人對陣,你來我往,你攻我擋,我攻你防,一來二去的都沒有輸,膠著著,這就是平手。
這一點,也是有證據的,賽仁貴郭盛和小溫侯呂方打鬥的時候,便是平手的狀態。

原著道:“當時兩個壯士,各使方天畫戟,鬥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花榮在馬上看見瞭,便把馬帶住,左手去飛魚袋內取弓,右手向走獸壺中拔箭,搭上箭,拽滿弓,覷著豹尾絨絳較親處,颼的一箭,恰好正把絨絳射斷。隻見兩枝畫戟分開做兩下,那二百餘人一齊喝聲采。”(《水滸傳》百回本第三十五回:石將軍村店寄書,小李廣梁山射雁)
二人也分不出高下,花榮一箭將兩人分開。假如沒有花榮呢?要麼兩人繼續打鬥,直到筋疲力盡同時撤招或者不想打瞭,同時撤招,也是不分勝敗。假如一方不想打或者筋疲力盡而打不瞭瞭,另一方趁此擊敗對方,那就會是某某多少合擊敗某某。

林沖和呼延灼不分勝敗,最後沒人替他們分開,而是二人根據戰局的不同,同時做出撤招的決定,才有瞭不分勝敗的說法。上面都是提到的二人對陣,假如是二打一,三打一呢?這就有瞭區別,人少的一方一招或者幾招接住人多的一方各自所出的一招才叫一合。
若是三打二,二打二呢?也不難理解,我們以三打二為例,假如攻方是三人,那三人各自出一招,守方二人同多招接住且都有出招才是一回合;功方是二人,他們各自出一招,守方的三人必須都出招才叫一合,隻有兩人出招接瞭,另一人不曾出招不算一回合,隻有全部出招瞭才叫一回合,不管是出招守還是同伴守瞭自己再攻。

回合,與有沒有兵器無關,與騎不騎馬無關,與是否是武鬥也無關,與雙方各自根據對方的行為進行相應的回擊有關。
簡單點說,一回合便是雙方各自出招,攻也好,守也罷,隻要一方沒出招,就不算一回合,即便某一方連續出瞭幾招來進攻,對方隻是躲閃,一招未出,那也不是一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