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能殺掉李斯,為什麼又會死於子嬰之手?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趙高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始皇突然死亡後,連繼承人都來不及昭告天下,權臣趙高於是果然出擊,先是“裹挾”丞相李斯,以矯詔逼死秦始皇的長子扶蘇,然後擁立胡亥繼位,胡亥便是秦二世。

趙高之所以擁立胡亥為帝,是因為他是胡亥的老師,胡亥自小就視他為心腹,對他言聽進從。而胡亥登基後,朝中大權就被趙高一人獨攬。其中,趙高鏟除異己,清洗朝堂,其中還落井下石地逼死瞭李斯,然後開始瞭他獨裁統治。
大秦的天下在秦始皇的折騰下已是千瘡百孔,在趙高的折騰下更是水深火熱,於是最底層人民為瞭生存紛紛揭竿而起。
面對這樣的危局,趙高想出一個借桑還魂之計——把所有的罪過都推卸到秦二世胡亥身上,然後逼迫胡亥自盡,以圖自己從幕後走上前臺,公然稱帝。
然而,趙高毒殺胡亥後,在自立前召見群臣來“投石問路”,結果發現沒有一個人支持他稱帝的,趙高無奈之下 ,隻好擁立瞭子嬰為主子。
趙高為瞭日後篡位,對外宣稱秦始皇是結束天下紛爭建立大一統王朝才稱的皇帝,如今天下大亂,子嬰暫時還不能稱皇帝,隻能稱為秦王。
趙高不會料到,這次他的如意算盤算空瞭,因為子嬰不象胡亥那樣昏庸無能,他竟成瞭趙高的掘墓人。

子嬰上位後,一方面對趙高百依百順,另一方面暗中密謀。特別是他洞悉趙高的野心,要在自己齋戒祭拜祖先時下毒手時,他毅然決定先下手為強,便和兩個兒子及心腹密謀,想出瞭一招請君入甕的妙計。
齋戒當日,子嬰稱病不出宮,趙高眼看事急,於是親自進宮來“請”他。結果趙高進宮後,子嬰父子三人出奇不意的下手,殺死瞭趙高。隨後,子嬰誅其三族,將其屍首懸掛城門示眾,一代奸臣就這樣被除掉瞭。
那麼,問題來瞭,子嬰究竟是什麼身世,為什麼連趙高都鬥不過他。
關於子嬰的身世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是說胡亥之子。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中,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這樣簡短之語,但其中“二世之兄子”中的二世說的肯定是胡亥,因此有人推斷子嬰是胡亥之子。
另一說是扶蘇之子。扶蘇是胡亥的哥哥。
但近來專傢研究後卻認為:這兩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首先來看扶蘇。在沙丘之變時,扶蘇被趙高逼死,後來又殺掉瞭嬴政所有的子嗣,除掉一切有資格繼位的人。而如果子嬰是扶蘇的兒子,當然會被殺無赦。因此,他根本沒有繼位的機會。
其實來看胡亥。子嬰誅殺趙高時,是和兩個兒子合力完成的,可以肯定的是子嬰的兩個兒子肯定也成年瞭。因此,保守估計,子嬰當時也近40歲瞭。要知道秦始皇總共才活瞭53歲,他死時胡亥才24歲,隻幾年胡亥就被趙高殺害瞭,當然不可能有將近成年的兒子瞭。因此,他們兩人的父子根本不成立。
綜上所述,子嬰即不是秦始皇的兒子,更不可能是他的子孫。他是誰呢?

子嬰會不會是秦始皇的兄弟?答案是否定的。
秦始皇當年因為惱怒母親偷情,怒而摔死瞭在襁褓裡的兩位私生子弟弟,而史料有載的他隻有一個兄弟叫成蟜,但成蟜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就去世瞭。
而送於子嬰的身世,專傢給出的答案是:秦始皇的侄子。
理由有三個:
一是子嬰肯定具有皇室血統才會被趙高推到前臺,不然何以服眾,立他何用?
二是子嬰不是嬴政的子孫,沒資格與胡亥爭位,才能保全性命。
三是且史書有關於子嬰向胡亥進言不該手足相殘的記載,一來說明他不在胡亥清除之列,本也是與皇位無緣的,再者也間接證明他與胡亥輩分相當且年長,才敢大義凜然的直諫,還能全身而退。
四是成蟜死後確實有一幼子留在瞭秦國,與子嬰年紀相仿。
然而,子嬰在位46天時,劉邦率軍入關中,自知大勢已去的子嬰投降瞭,秦王朝的統治就此落下瞭帷幕,不久關羽入主關中,殺瞭子嬰,秦朝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