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有呂雉和戚夫人的存在,薄夫人是怎麼笑到最後的?

有呂雉和戚夫人的存在,薄夫人是怎麼笑到最後的?

時間:2019-12-07 15:01:4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薄夫人的故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最受劉邦寵愛的妃子戚夫人不斷地拿眼淚做武器,求劉邦改立由她生育的皇三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的正妻呂後則不斷地尋找外援,最後威逼謀聖張良為其獻策,請來商山四皓,最終穩固瞭太子之位。

呂後和戚姬在好幾年的時間裡鬥瞭好多回合,後以呂後勝利而告終,但呂後一死,呂後的孫子便被屠殺殆盡,呂後的族人也被殺瞭個幹幹凈凈。

劉邦的側室薄夫人則順利上位,成為西漢第三任太後,薄夫人為劉邦生育的皇四子劉恒也成瞭皇帝,並和薄夫人的孫子劉啟共同開創瞭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為什麼笑到最後的會是薄夫人呢?

《史記》和《漢書》中的說法是薄夫人不爭不搶,所以才在復雜的宮鬥中全身而退並福澤子孫。但我把《史記》和《漢書》的相關內容翻遍,從字裡行間中清晰地看到,薄夫人並非不爭不搶,而是更爭搶的更有方法。

如果薄夫人果然不爭寵,怎麼會在初次侍寢的當晚跟劉邦說這麼一句情話?

短短的七個字,卻有相當大的信息量。

第一個信息點是「夢」。薄夫人的話講得很明白,她夢到劉邦瞭。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之所以會夢到劉邦,就是因為她想念劉邦,她思念劉邦,她盼著劉邦能夠臨幸她。

第二個信息點是「龍」。薄夫人把夢中的劉邦比喻成龍,雖然當時還沒有天子便是龍的說法,但這樣的比喻已經能夠很好地跟劉邦出身的傳說銜接起來,所以劉邦才會回應說,薄夫人的夢是吉兆。

第三個信息點是「據」。「據」就是壓的意思,薄夫人的意思是她夢到劉邦壓在她的胸口,《史記》中的說辭是壓在她的腹部,壓在兩個部位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劉邦臨幸她的一種體位。

大傢翻翻《史記》翻翻《漢書》,有哪個女人像薄夫人這樣會說情話呢?能把情話說得這麼好聽,能是不爭不搶的人?

薄夫人又是在什麼時候才開始表現出不爭不搶的呢?

是在生瞭兒子劉恒之後呀。

所謂的「歲中生文帝」其實是按照班固著書時的歷法,班固著書時的歷法跟咱們現在的歷法是一樣的,十二月是年末,一月是年初。

而在劉恒出生時,用的還是秦歷,秦歷以十月為歲首,九月為歲末。漢文帝劉恒應當是在漢四年七八月間出生的,劉恒出生後,薄夫人便表現出瞭不爭不搶。

之所以表現出不爭不搶,很可能是因為呂後在漢四年被送歸漢營。

呂後歸漢前,漢王後宮諸妃先是不確定呂後是否尚在人世,後經分我一杯羹的事件,漢王後宮諸妃則是不確定呂後是否能活著回歸漢營,此種情況下,很可能是劉邦成為漢王後第一個被正式納為妃子的戚姬就會不斷地躁動,不斷地運作,期盼被扶正。

而在呂後回歸漢營後,戚姬便徹底失去被扶正的可能,但戚姬之前的運作,一定會使戚姬遭到反噬,爭寵爭不過戚姬的薄夫人,自然會選擇站隊呂後,由呂後出面來收拾戚姬,而當時的薄夫人已有兒子在後宮中有瞭很大分量,呂後得到薄夫人的支持,自然如虎添翼,而薄夫人因為站隊呂後,隻好選擇不爭寵。

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薄夫人是劉邦眾多妃子中唯一一個被放出皇宮到兒子封地做王太後的嬪妃。因為薄夫人站隊呂後瞭,也正因為薄夫人站隊呂後,所以薄夫人和薄夫人的兒子劉恒才沒有在呂後當政的那些年裡遭到迫害。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