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山賊占山為王打傢劫舍 他們為什麼不打劫書生

古代山賊占山為王打傢劫舍 他們為什麼不打劫書生

時間:2019-12-07 16:42:5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山賊為什麼不搶書生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很多人眼中,古代那些占山為王的山賊們,可能都是一群喪心病狂的人,他們對於來往的行人或者車輛,就要趕緊逃命,錢財什麼的都可以不要,但是命一定要保留住。不過,歷史上真實的山賊們,卻並非是什麼人都會打劫的,其中有一種人他們就不會去搶劫,那就是趕考的書生。為什麼山賊不會打劫書生們呢?

關於山賊大傢並不陌生,他們占山為王,來無影去無蹤,主要以搶劫、勒索為生。在大多數人心目中,他們個個兇神惡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官府也拿他們沒辦法。其實古代山賊也有行規,別看他們行為放蕩不羈,為所欲為,但絕非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內部也有著嚴格的組織規矩及獎懲制度,紀律相當嚴厲。他們之中除瞭少數罪大惡極的頭領外,大部分都是被生活所迫的失地農民。

古代山賊雖然主要靠打傢劫舍為生,但他們很少去打劫進京趕考的書生學子,按說書生千裡迢迢趕路,身上肯定會帶有不菲的盤纏,且手無縛雞之力,總比打劫那些富豪商隊要容易得多,為何偏偏對書生網開一面呢?其實原因很多,主要有四條。

原因一:匪亦有道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肯定會對水泊梁山上的那桿繡著“替天行道”的大旗有印象,大部分好漢都是被逼上梁山。其實大部分土匪都是當地窮苦農民,但凡有一線生機,他們也不會落草為寇,他們往往對那些為富不仁,與官府勾結的商賈巨富恨之入骨,對貧民百姓都抱有同情心。而書生大都貧苦出身,身上盤纏幾乎是傾盡傢財,一旦被劫,十年寒窗將付諸東流,一般山賊心中有大義,不忍下手。

原因二:尊師重教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以儒傢學說為主流,儒傢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首次打破瞭以往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改變瞭“學在官府”而為“私人講學”,使傳統文化教育播及到整個民族。古代貧民百姓受教育的機會並不多,但人們都崇尚孔子,更敬重那些有文化、有學識的人,這也是孔傢歷經千年皇朝更迭,依然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

原因三:影響惡劣

古代但凡能夠進京趕考的書生,一般都是通過鄉試的舉子,這些人是來自各省的精英,個個書生意氣,才華橫溢,即使不能金榜題名,將來回到老傢也能混個一官半職。古代書生性格剛毅,如果打劫瞭他們,必被記恨在心,被沿途罵個臭名遠揚事小,萬一將來真要出個天子門生,再來找自己麻煩可就慘瞭。

原因四:朝廷嚴打

古代朝廷一般每三年才舉行一次科考,這是舉國關註的大事件。為瞭確保書生順利進京參加考試,朝廷會給每一名考生頒發一面特制的旗子掛在腰間,沿途官府見後都要給予方便,出現安全問題,會嚴肅追究當地官員的責任。一般到瞭大考年,各地官府肯定會提前知會當地的山賊土匪,要是哪個山頭的不開眼,敢給朝廷上眼藥,大傢都別想過舒坦。

為此,古代山賊要是打劫進京趕考書生,不僅為同行所不齒,還會遭到官府瘋狂報復,再說也搶不到幾個錢,萬一真有書生在自己地盤被洗劫瞭,恐怕連當地山賊頭子也不幹,這不是在太歲頭上動土嘛,太不懂江湖規矩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