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禁止鴉片究竟是對是錯?“禁煙令”帶來瞭什麼後果?
林則徐禁煙的故事大傢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傢詳細解讀一下~
清朝是否應該禁止鴉片?如果應該,那麼如何才能禁止鴉片呢?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傢聊聊這個話題。
很多人都不知道,當時在世界范圍內,鴉片都是合法的。世界上第一個“禁煙令”,來自雍正。
雍正七年,上諭“不得銷售鴉片,違禁者枷號一月,發配充軍;私開煙館者,首犯判役刑監候,從犯杖責一百,流放邊疆……”不得不說,雍正這個禁煙令,還是特別狠的。

要知道,當時在全世界范圍內,鴉片都是合法的。英國人也在食用鴉片,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清朝的皇帝們看到瞭更大的威脅:本來能依靠茶葉、瓷器、絲綢等貨物,從外國人手中大筆的賺銀子,可現在洋人賣鴉片,又把銀子弄走瞭……
這可不行,生意不能這麼做。於是,乾隆朝繼續發佈禁煙令,之後的嘉慶和道光,也是不遺餘力的“禁絕鴉片”。然後,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早在順治年間,鴉片已經開始流行,隻不過當時價格較貴,都是達官貴人才能享用。之後中國的東南沿海,以及雲南等地也開始種植罌粟,導致鴉片開始流入尋常人傢。自雍正開始的禁煙令,雖然執行力度很弱,但是終歸有些約束作用,地方上還不敢大規模生產本土鴉片。
外國鴉片商人看到這種情況,立刻想到瞭“走私鴉片”。沒有禁煙令的情況下,正常貿易要交稅。有禁煙令,那就走私唄,反正賄賂一下海關稽查人員就行瞭。

於是,那些地方官員們,開始大肆收受賄賂,對洋人走私鴉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舉個例子,1826年,兩廣總督加強鴉片緝私工作,設立瞭大量的緝私船。結果緝私官員“每月受賄銀三萬六千兩,放私入口”。而當時緝私官員十分之九的收入,都來自鴉片商人的賄賂……英國商人明確表示:“在中國方面,高級官吏和政府人員,對於鴉片走私公開的默許,過去和現在的巡撫,都從中牟利。”
所以,禁煙的壓力是來自內部,來自腐敗的官僚集團。而這一點,清王朝毫無辦法,朝廷尚且明目張膽的“賣官”收銀子,怎麼能指望官員們清廉自好?
於是,在大小官員的掩護之下,鴉片走私越來越猖狂,最後導致遍地煙館、舉國狂吸。

林則徐禁煙,之所以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並非鴉片毀掉瞭老百姓的身體,而是走私鴉片導致瞭大量白銀外流。
林則徐燒毀外商的走私鴉片時,他身後的國內煙館中,依然躺著無數的國人。
林則徐晚年說:“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嗜洋煙而不嗜土煙,若內地果有一種芙蓉,勝於洋販,則孰不願買賤而食?”這意思就很明顯瞭,咱們自己種鴉片的話,價格便宜,大傢都能抽得起,這樣還能讓銀子在國內流動,也挺好的。

這種想法自然有點飲鴆止渴,不過確實道出瞭當時的無奈:鴉片已經無法禁絕瞭,還不如自產自銷,免得錢讓別人賺瞭去。
當然,這都是一廂情願。就算朝廷嚴懲貪污,也禁不瞭鴉片。因為那些洋人,要靠這個賺銀子,你斷人傢財路,人傢用堅船利炮斷你生路。自己不強大,什麼“禁煙令”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