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朝鮮就在中原王朝附近 中原王朝為什麼隻是統治而不是並入領土

古代朝鮮就在中原王朝附近 中原王朝為什麼隻是統治而不是並入領土

時間:2019-12-12 08:17: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朝鮮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國古代有很強的王權意識,認為天下都應該歸王所有,那麼在歷史上朝鮮半島做為與中國接壤的領土,在中原王朝強盛時也曾對其進行統治,但為什麼最終沒有並入中國領土,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控制朝鮮需先控制東北,而歷史上中國隻有少數幾個朝代有效控制東北。

想要占領朝鮮,一是通過海上,二是通過路上,中原王朝大多位陸上文明,所以首選的肯定是陸上進軍,但是路上進軍必須經過東北,但東北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強大的政少數民族政權。

例如,鮮卑、匈奴、女真、契丹、滿族建立瞭多個強大的政權,遼國、金國、元朝、以及後來的清朝就不用說瞭。中原地區不可能越過東北去解決朝鮮問題。所以,東北少數民族政權,客觀上也是朝鮮維持自己的獨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經濟價值不大。

中原王朝是典型的農耕文明,那麼農耕文明最大的需求就是土地,朝鮮半島多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尤其是朝鮮北部,並不適合進行耕種。

那麼想要占領這個地方,就要從中原地區經東北長途跋涉運送糧草,占下來很容易,但是要長期的駐守那是很難的。如明朝時期,重新占瞭安南,但是最終因為安南入不敷出,給財政造成巨大壓力,所以最後放棄。

而如果作為藩屬國,朝鮮半島又是很老實,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因此,這種機制,相對來說更加的有益於國傢。

第三,朝鮮半島在較早的時間內,形成成熟穩定的國傢。

不類似於蒙藏新疆這些偏遠地區,雖然地處偏遠,但是人口稀少、文明程度低,民族眾多,形成不瞭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古代中國出師比較容易。

反之,朝鮮也是偏遠地區,但是人口相對稠密,形成相對獨立的國傢,具有一定的戰鬥力。中國不是大規模出師,往往敗多勝少,如果大規模出師,即使勝利瞭,付出的代價也大,與獲得的利益往往不成正比,反而不如納入藩屬國經濟實惠。

第四,朝鮮相對比較老實、且比較慫

中原王朝打匈奴、蒙古以及塞外胡人等,都是為瞭防守。

他們翻過長城奸殺掠奪,無惡不作,他們打中國能得到實際的利益。中國打他們基本什麼都撈不到,要馬糞、羊皮、還是蒙古馬,我們沒有什麼需要從那裡得到的,中國的反擊純屬是為瞭自保。

而朝鮮從衛滿朝鮮開始,剛獨立就稱臣納貢,而且此後一直裝孫子。隻要中原統一,或者稍微建立瞭大一點的政權。朝鮮半島無論誰統治,第一時間就跑來朝貢,向皇帝表示臣服。對皇帝來說,要的就是臣服,一般臣服瞭就不會再打瞭,因為你臣服就是我的臣子,我不需要打瞭。

而古代朝鮮半島估計是深刻研究瞭這一點,因此,對於中原王朝都是畢恭畢敬,連一些小的王朝,如遼、宋、金等,其都極力的去討好,主動稱臣納貢。這樣的情況下,古代中國找不到一個討伐你的理由,這還怎麼出師有名,還怎麼一鼓作氣拿下朝鮮半島。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