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黃鶴樓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宋朝之前的黃鶴樓是什麼樣子?

黃鶴樓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宋朝之前的黃鶴樓是什麼樣子?

時間:2019-12-12 18:06: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宋朝之前的黃鶴樓是什麼樣子?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黃鶴樓大傢都知道瞭,這是武漢的一座標志性的建築,很多人來到武漢瞭之後,一定會想要來黃鶴樓看一看,這個四大名樓之一黃鶴樓到底長的什麼樣子吧。不過,現如今的黃鶴樓其實都是在黃鶴樓被毀瞭之後重建的,和古代其實差別還是非常大的。那麼究竟在古代的黃鶴樓是什麼樣子?最近就有一個宋清時期的黃鶴樓模型出現在瞭黃鶴樓裡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黃鶴樓內展出宋代被毀的黃鶴樓復原形制

“中華名樓”黃鶴樓前身是何樣貌?國傢5A景區黃鶴樓景區管理部門根據古代繪畫、歷史照片等文獻記載,采用中國傳統木結構建造技藝,按比例高精度復原瞭宋、清時期黃鶴樓的不同形態。復原件日前在黃鶴樓面向遊客展出。

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史上屢毀屢建,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為展示黃鶴樓千百年興衰歷程以及它所體現的中國傳統建築技藝,相關人員對歷史文獻上的宋、清時期黃鶴樓形態進行瞭立體還原。

復制品位於二樓展廳。據武漢市黃鶴樓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至宋代已發展成建築群。宋代黃鶴樓整體佈局嚴謹,主次分明,錯落跌宕又渾然一體。主樓每層翹角重簷,梁柱、圍欄等細節精致。宋代黃鶴樓在戰爭中被毀。清代黃鶴樓為三層建築,形態奇特壯麗。19世紀末,清代最後一座黃鶴樓毀於大火,隻有攢尖銅頂留存下來。這也是歷代被毀黃鶴樓留存至今的唯一構件。

如今的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蛇山之首,在清代殘存結構上重建,於1985年建成開放。現代黃鶴樓汲取瞭歷史精粹又彰顯新的特色,是國傢5A景區和武漢地標性歷史建築。

2.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裡長江,是國傢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1-2]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隻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瞭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1-2]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現為國傢AAAAA級旅遊景區。

3.歷史變遷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223年)。

三國時期黃鶴樓隻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瞭軍事目地而建。而據《極恩錄》記載說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瞭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最後一座建於同治七年(1868年),毀於光緒十年(1884年)。遺址上隻剩下清代黃鶴樓毀滅後唯一遺留下來的一個黃鶴樓銅鑄樓頂。

黃鶴樓從北宋至20世紀50年代,還曾作為道教的名山聖地,是呂洞賓傳道、修行、教化的道場。《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言:“呂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黃鶴樓,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聖跡。”《全真晚壇課功經》中稱其黃鶴樓頭留聖跡。

1957年建武漢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瞭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黃鶴樓時,選址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

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開工,1985年6月落成,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