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魏蜀吳是三國時代的主角 大多數人為什麼都不喜歡吳國
時間:2019-12-13 16:29: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吳國,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解答。
說到三國時期的事情還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其實被大傢說得多的還是什麼魏國啊,還有蜀國啊,這個吳國就說得少瞭,很大一部分喜歡蜀國的,還有一部分喜歡魏國的,但是喜歡的吳國的卻不多,那麼有的人問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怎麼回事吧!

魏蜀吳是三國時代的主角,各有英雄人物,但為什麼大傢在談論三國時,主要談論的是魏蜀兩國,而忽視瞭吳國呢?
立國基礎不同,好感度不一樣
魏國和蜀國的開國國君是曹操和劉備,兩人都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曹操打敗瞭袁紹,掃滅瞭呂佈,統一瞭北方,這個功績在當時是無人能比的。

劉備是草根,白手起傢,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蜀地建立瞭自己的政權,期間,他和最強大的對手曹操周旋,連曹操都認為他是最難對付的人。再加上他以興復漢室為宗旨,很容易得到人們的支持。
而孫權則是繼承父兄的基業,得來全不費工夫,自然就得不到人的好感瞭。
孫權沒有大志
和曹操與劉備有統一天下的志氣不同,孫權完全是一個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混合體,在年輕時,隻想著保住江東地盤,口裡雖然喊著要清除曹賊,但卻沒有任何行動,甚至劉備來求,也不理睬,隻是在曹操危及自身安全時,才出手自求。
等到孫權長大,對於消滅曹魏還是沒有計劃,甚至願意對曹魏稱臣,這不合許多人的英雄觀,自然對孫權和吳國沒有好印象瞭。

晚年昏庸
曹操和劉備英雄一生,很少犯昏庸的錯誤,而孫權則不同,到瞭晚年,孫權失去瞭年輕時的精明,做瞭許多錯誤的事,如在立太子方面失察,引發內亂;對陸遜等忠臣不相信,還信用奸臣,殺死瞭許多有能力的大臣。
正是因為孫權做瞭這些錯事,才導致後人不怎麼喜歡和贊同他。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