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為何能綿延國祚600年?周能滅商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周能滅商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周能滅商,並非輕而易舉,至少經歷三代周王才滅商成功,而強大的商王朝也並非亡於紂王的荒淫無道,反而是紂王進行的政治和社會變革帶來瞭內部震蕩,讓周有機可乘,從本質上來說,周滅商其實是奴隸社會制度變革的一種倒退,中華文明進步的一次嚴重倒退。
商朝是一個極度重視祭祀的王朝,我們現在看到的非常多的大型商朝青銅器,無一例外,全部用於祭祀,甚至是小如酒杯用具,都是祭祀用品,而且所有發掘的商朝鼎,全部用於煮食祭品,這些祭品大部分是人。
商朝重祭祀,無論大小事務,首先就是祭祀問神,那麼商朝的神權就很強大,有時候強大到瞭可以左右商王的意志,可以影響國傢的決策。

既然有大型的祭祀,就一定會有祭司,夏、商、周每代都有自己的祭司,我們熟知的周王時期的比幹、箕子(後來逃到朝鮮的並建國的那個)都是商朝最為重要的大祭司,他們不但掌管神權,還查收朝政事務。順便說一句,薑子牙也是大祭司,不過他是周朝開國的第一任大祭司。
商朝能夠國祚延續六百多年,有兩個重要的制度確保瞭王朝的延續性:1、諸侯拱衛,國邑一體;2、尊崇神權,以神抑政。
其實這兩點很好解釋,總體來一句話就是,商朝統治者用大型祭祀來控制瞭神權,想各個諸侯以神的名義進行信仰控制,用軍事手段進行威逼打壓,從而達到王朝穩定發展的目的。
到瞭商朝末期,商王文丁與商以西的部落周產生瞭嫌隙,此時的周部落首領是周文王姬昌的父親季歷,他領導周部落占據今天岐山一代,通過不停的吞並,蠶食,就把周邊的一些小部落給滅瞭,納他們的土地入周,俘虜其他部落的人為奴隸。
周這樣的行為引起瞭商王的註意,商王文丁沒有直接對周采取軍事行動,而且以賞賜之名招季歷入京,到瞭朝歌,文丁封季歷為“方伯”,並稱之為“周西伯”,伯就是老大,商王文丁就確定瞭周朝為諸侯之首的地位。

季歷雖然被封為方伯,但再也沒有回到周去,史書記載說商王文丁把他軟禁一段時間後,就把他殺瞭,那麼是怎麼殺的呢?殺瞭季歷後,為什麼周部落沒有激烈的反抗呢?
季歷不是尋常的死亡,而是被商王文丁作為最高等級的祭品,用於祭祀瞭。
用一方諸侯的首領來祭祀上天,彰顯天下人的誠意,祭祀行為是天下所有人都支持的,至於祭品的選擇,則由當時最高的大祭司來定奪。神權掌握在商王手中,商王文丁用瞭一種周人說不出的理由殺瞭他們的首領季歷,當時殺季歷的大祭司就是比幹。
前面說瞭那麼多,隻想表明一個觀點:祭祀很重要,天下人都認可,誰掌握瞭祭祀之權就有很大的利益和權力。
文丁死後,帝辛繼位。他就是被後人黑瞭三千多年的商紂王。
商紂王上臺後,一改文丁的懷柔政策,對不服氣,不聽話的部落,直接進行瞭武力征討,而且他一上臺就很忙,一方面是征伐各地,收拾不聽話的小部落,他的國策發展主要向西發展,也就是征討東夷地區。

而在朝政上,紂王一改過去頻換祭祀,尊崇神權的做法,逐漸減少祭祀次數,加強瞭王權的統治,而且啟用中國奴隸制社會的第一個改革傢——惡來,任用一些非氏族、貴族為朝中官員。
商紂王的改革對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來說是一次重要的飛躍,如果按照紂王的思路發展下去,中國古代歷史至少可以提前五百年進入封建社會。但是他的這種做法引起瞭貴族們的強烈不滿。
減少祭祀次數,就變相瞭壓制瞭神權對王權的影響力;啟用非氏族、貴族人士為官,就打破瞭貴族長期占據政權要職的傳統;通過法律手段,允許其他部落人民納入商朝土地,享受商人同等待遇,引發瞭商人的危機感。
紂王的改革引發瞭貴族們的強烈不滿,針對這些不滿,商紂王的手段很簡單,誰不滿就殺誰!比幹,不但是當朝的大祭司,更是紂王的叔叔,他的強烈反對,引起瞭商紂王的極度反感。
既然你們那麼熱愛祭祀,那我們就把最為神聖的大祭司拿來祭祀上天吧,後世的人都知道比幹被紂王挖心,其實比幹隻是被拿來當祭品祭祀瞭。

差點被祭祀的還有周文王,因為周在西部地區越來越強大,而且很過分,不但侵占瞭很多商周邊的小部落,周文王自認強大,就對商進行瞭一次戰爭,結果被商紂王打得滿地找牙,最後周文王也被俘虜瞭,關押在朝歌。順便說句,《周易》就是周文王被關押在牢裡寫的。
商紂王也想用對付比幹的方法殺瞭周文王,就和商王文丁殺季歷一樣,你們喜歡祭祀,我們就搞祭祀吧。
周文王的兒子聽說後,就有三個兒子到朝歌主動請求紂王選擇其中一個兒子來替代周文王姬昌做祭品,商紂王就選擇瞭姬昌的嫡長子伯邑考為祭品,並放瞭周文王另外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一個是後來的周武王姬發,一個是周武王死後輔政的周公旦。
姬昌和姬發回到瞭周,姬昌就把首領位置讓給瞭姬發,就是後來的周武王,姬發為瞭避免自己還成為祭品,並且心懷仇恨,畢竟周部落三代人有兩代被祭祀瞭。於是姬發聯絡瞭商朝貴族階層,商朝貴族與姬發一拍即合,他們希望姬發帶領周部落武裝推翻紂王的統治,另立商王。註意,是另立商王,並不是要改朝換代。

姬發勾結瞭商朝的貴族和神權份子,利用商紂王出征東夷期間,發動瞭對朝歌的突然襲擊,商紂王倉促應戰,在牧野一代,商紂王的軍隊由於被貴族們收買,倒戈一擊,紂王兵敗。
紂王後來在朝歌自殺,周武王姬發進入朝歌後,並沒有實現另立商王的諾言,但是為瞭穩定局勢,拉攏商朝貴族,確保神權的穩固,進行瞭長達幾個月的祭祀,每次祭祀都用人為祭品,當然這些祭品基本都是其他部落的俘虜或者奴隸。
此時與周部落結盟的薑姓部落首領薑子牙成為瞭周的大祭司,每次非常重大的祭祀,都是周武王和薑子牙一起祭祀,據清華竹簡記載,一次祭祀中,周武王親自殺瞭60人作為祭品,而薑子牙親自殺瞭40人作為祭品。
周武王死後,殷商的貴族們進行瞭一次針對周朝的暴動,期望恢復商朝,重立商王,這次政變被周公旦強力鎮壓,並且一舉殺瞭商朝遺族,火燒朝歌,遷都到瞭鎬京。
綜上來看,周能夠輕易的滅商,其實是紂王改革過於猛烈,沒有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和關系,導致瞭商朝統治階層發生瞭分化,最後被周部落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