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的三大西征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到東歐就不再前進瞭?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蒙古帝國的三大西征,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作為傳統的草原遊牧民族,蒙古人一直都有著武裝掠奪其他國傢的財富與人口的傳統,一個由軍事遊牧貴族所組建而成的,目的在於政府全世界的封建君主專制帝國。與古代中原王朝和西方封建王國有著根本區別。

最初幾代蒙古大汗,也秉持著征服世界的理念連續發動三次大規模的西征,進而建立起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封建帝國。
面對兇狠的蒙古騎兵,在那個時候,無論是東亞洲的宋金還是歐洲的各個國傢都沒有能力阻擋,可為什麼蒙古人打到東歐卻停手瞭,而不乘勝追擊?這還要從蒙古三大征說起。

第一次西征,入主中亞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率先發起瞭對曾經奴役自己的金國的戰事。為瞭集中力量對付金國,成吉思汗遣使向西邊的花刺子模,表達和平共處的願望,希望締結貿易協定。
然而,花刺子模自恃為中亞霸主,不僅決絕瞭成吉思汗和平共處的請求,還將蒙古的使者和商隊全部屠殺。成吉思汗為瞭滅金大局,不願意與花刺子模發生沖突,於是再派使者,希望花刺子模對之前殺使者的事情給個交代,然而花刺子模作大死的,又一次將蒙古使者殺害,並將副使的頭發胡須剃光,驅逐出境,以作羞辱。
兩國交戰尚不斬來使,況且蒙古和花刺子模無冤無仇,遭到巨大羞辱的成吉思汗,將攻滅金國的事情交給瞭木華黎,決定親自帥軍滅瞭花刺子模,開啟瞭第一次蒙古西征。
過程就不贅述瞭,總之,成吉思汗僅用瞭十多萬的兵力,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就橫掃瞭花刺子模,共消滅40萬花刺子模軍隊,順道還把茍延殘喘的西遼給滅瞭。
滅亡花刺子模後,蒙古帝國控制瞭從額爾齊斯河以西到烏蘭爾河以東整個中亞地區,成吉思汗將中亞地區交給長子木赤管理,自己則回到蒙古本部,繼續主持滅金戰爭。但金國的戰事遠沒有中亞那麼簡單,西夏的背盟導致蒙古軍大敗,主將木華黎戰死,再次受到挑釁的成吉思汗,再次親征西夏,但卻在途中打獵的時候受傷染病,在西夏亡國後,自己也病死在六盤山,並留下瞭“拓展疆土,開藩建汗”的遺訓。

第二次西征,征服東歐
成吉思汗死後,三子窩闊臺繼任蒙古大汗。窩闊臺上臺後,終於在1234年攻滅金國,消滅瞭蒙古族的宿敵。繼承瞭成吉思汗意志的窩闊臺,一方面繼續南下攻宋,另一方面開啟瞭第二次蒙古西征,這次的目標就是東歐,征服伏爾加河流域的欽察(伏爾加河下遊地區)、斡羅斯(東歐平原上的斯拉夫人國傢)等國。
1236年,窩闊臺派成吉思汗長子術赤長子拔都、次子察合臺長子拜答兒、三子窩闊臺長子貴由、四子拖雷長子蒙哥各統本王室軍共15萬,有拔都率領開始西征,因為大軍有四大宗室長子統領,也稱“長子西征”。
當時的東歐處於後基輔羅斯時期,統一的東斯拉夫國傢已不復存在,處於封建割據時期。當蒙古帝國四大王子率領大軍攻打過來時,分散在東歐的各個諸侯國完全沒有招架之力,象征性的抵抗瞭三年便全部被納入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
雖然完成瞭征服欽察和斡羅斯的戰略目標,但拔都、貴由、蒙哥等人並不滿足,分四路大軍繼續向多瑙河流域進攻。先後擊敗波蘭、匈牙利、波西米亞、奧地利等國軍隊,攻占瞭大量城市。
在拔都等人意猶未盡之時,突然接到瞭蒙古大汗窩闊臺的死訊,又因為他們遠在歐洲,此時的窩闊臺都死瞭一年多瞭。蒙古帝國大漢暴斃,而擁有繼承權的貴由又在歐洲,如此微妙的政治形勢,使得拔都等人紛紛停止西征,趕回蒙古本部,爭奪政治利益,第二次西征也由此結束。

第三次西征,征服中東
貴由緊趕慢趕從歐洲跑回蒙古本部,終於在窩闊臺死後的第五年當上瞭蒙古大汗,不過貴由的命並不好,在大汗的位置上做瞭一年便病死瞭,蒙古大汗的位子落在瞭托雷長子蒙哥的手中。
蒙古軍第一次西征滅花刺子模,第二次西征征服保加爾、欽察、斡羅斯、波蘭、匈牙利後,蒙古帝國的實力已經擴展至中亞和歐洲。但蒙古大汗的夢想是征服世界,因此蒙哥即位之後,開始籌劃第三次西征,這次的目標是中東。
1252年,蒙哥派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攻波斯。這個時候的波斯同東歐一樣,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而曾經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早已經瓦解。當蒙古大軍西征之時,波斯地區較小的國傢和部落紛紛投降,較為強大的木剌夷國和黑衣大食王國也在旭烈兀的進攻下覆滅。
旭烈兀征服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後,又繼續西征,進入阿拉伯,滅亡阿拉伯帝國最後的遺種,隨後又攻滅瞭最後一個強國敘利亞,徹底控制瞭中東地區。
正當旭烈兀準備進攻埃及,將蒙古帝國的勢力滲透進非洲之時,蒙古大汗蒙哥卻在與南宋的戰爭中,意外死在瞭釣魚城。一場汗位爭奪戰即將到來,旭烈兀放下瞭西征埃及的計劃,趕回蒙古本部。

四分五裂的蒙古帝國
蒙哥死後,他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裡不哥為爭奪蒙古大汗汗位爆發瞭兄弟大戰,而木赤系(欽察)的拔都,窩闊臺系的海都、察合臺系阿魯忽站在瞭阿裡不哥這邊,而旭烈兀則站在瞭忽必烈這邊。
雖然忽必烈贏得瞭最後的勝利,成為蒙古大汗,但拔都、海都等人並不認可忽必烈的汗位,巨大的內部矛盾使蒙古帝國一分為五,形成瞭欽察汗國(金帳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和元朝。
分裂的帝國陷入瞭長期的內鬥,再也沒能發起如以往那樣規模巨大的對外征戰,僅僅走向衰落和滅亡。
綜上所述,並不是蒙古人不想整個歐洲,而是幾乎每一次西征都因為蒙古大汗死亡而中斷。經歷瞭忽必烈和阿裡不哥激烈的汗位爭奪站後,蒙古帝國瓦解,這個時候即便有心征服歐洲,也沒有瞭以往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