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共設置瞭多少個府?主要作用是什麼?
宋朝的首都是開封城,開封府是一個府級建制,下轄十七縣,開封城隻是祥符和開封兩個附郭縣。
這麼說吧,有點像現在的首都北京和北京直轄市的關系。我國首都是北京不錯,但也不能說整個北京直轄市都是首都的。
此外開封還有東京,汴梁,汴京什麼的其它稱呼,這都是什麼呢,這個嘛,其實“東京”是俗稱,宋朝不止一個“都城”,首都是東京,但還有“南京”,“北京”,“西京”三個陪都的,而那些帶“汴”字眼的稱呼呢?那是古稱而已,不是正式建制。

大傢發現瞭,宋朝開封的建制是“府”,這其實是宋朝地位最高的二級行政區瞭,其實宋朝最多的行政區劃是州,州比府要低,再下面是軍和監,那宋朝有多少個府呢?
這麼說吧,府的話,你理解為現在的副省級市吧,州大概就是一般的地級市。
宋朝的府數量其實很少,據《元豐九域志》記載:1085年(元豐八年)時,全國有府14個,那州呢?州有240個之多;到瞭政和元年(1111年)的時候,府的數量變成瞭19個。
有哪些府呢?首先是首都東京開封府,還有三個陪都:西京河南府(洛陽),北京大名府(邯鄲大名縣),南京應天府(商丘),此外還有興仁府(今山東省曹縣)、潁昌府(許昌)、開德府(河南濮陽)、河間府(今河北省河間市)、太原府、隆德府(陜西長治)、江寧府(南京)、江陵府(揚州)、成都府、興元府(陜西漢中)、京兆府(這個很特殊,它不是宋朝的首都或陪都,而是唐故都長安,但北宋沿用這個名字)、河中府(山西省永濟縣)、延安府、鳳翔府、真定府。
到瞭宣和四年,府竟然多達38個,因為政府不斷把州升為府(比如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齊州置濟南府;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將鄆州改為東平府,治所在須城縣(今山東省東平縣)),此外因為當時短暫收復瞭幽雲十六州一部分,所以設置瞭燕山府,雲中府。
1123年,快亡國瞭北宋疆域還變大瞭。
不過沒什麼用,因為很快金人南下,北宋在宋徽宗和宋欽宗一頓亂七八糟的操作下,北宋丟瞭半壁江山,但是,南宋的府也不少,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有27個府!明明丟瞭半壁河山怎麼還那麼多府?自然是南宋對南方地區的行政區劃進行瞭精分瞭,比如南宋的兩浙西路,竟然有瞭四個府(臨安府,平江府,鎮江府,嘉興府),而且臨安府還成瞭南宋事實上的首都;兩浙東路還有兩個,紹興府和慶元府。

要知道,1111年,也就是北宋政和元年的時候,整個兩浙路還是一個府都沒有呢,隻有十四個州。
江南西路的洪州(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也被升級瞭,成瞭隆興府。
而且宋朝有個規律,就是府都是兩個字的,但州的話通常是單字(邊境地區新開拓的極少數州除外,比如西安州,西寧州等),所以州升為府往往要改名,這些名稱通常至今還在用,比如紹興,人傢之前叫越州,但改名到現在還是叫紹興;但也有例外,比如南宋行在(臨時首都)臨安府,這是由杭州升上來的,但後世還是叫杭州,不叫臨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