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冷宮”是誰發明的?第一個進冷宮的人是誰?

“冷宮”是誰發明的?第一個進冷宮的人是誰?

時間:2019-12-17 18:52:1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你們知道“冷宮”是誰發明的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金屋藏嬌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很多遍瞭,不過這最終還是一個悲劇的故事,相傳漢武帝曾經許諾金屋藏嬌,陳阿嬌也的確做瞭皇後,可是後來卻被衛子夫替代,被廢瞭皇後之位的陳阿嬌就被打入瞭冷宮,原本關系那麼好的兩個人,最終卻是這樣的結果。而最近,漢武帝時期冷宮首次被發現,這個冷宮就是當年住著阿嬌的長門宮嗎?

1.漢武帝時期冷宮首次被發現

近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發現兩處車轍密佈古代道路,考古人員還發現瞭一段宮墻遺址,厚度均勻且工藝精細,或是長門宮南墻基礎。漢武帝寵愛的陳阿嬌曾幽居長門宮,長門宮因此成瞭“冷宮”代名詞,有金屋藏嬌故事流傳。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最近在西安國際港務區發現瞭兩處車轍密佈的古代道路,路面車轍分佈密集緊湊,轍痕行進方向與古道走向保持一致。另外,車轍附近還發現有疑似腳印及動物蹄印等跡象。勘探表明,車轍寬0.14~0.26米、深0~0.16米,軸距2.2米。

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瞭一段宮墻遺址,不僅厚度均勻,而且工藝精細,或許就是長門宮南墻基礎。長門宮原是館陶長公主劉嫖所有的私傢園林,也見證瞭“金屋藏嬌”愛情故事的幽怨與淒涼。曾經深得漢武帝寵愛的陳阿嬌在被貶之後,一直幽居於此,長門宮因此也成為瞭“冷宮”的代名詞。司馬相如曾有《長門賦》流傳於世。本次發掘對於瞭解長門宮遺址的外圍部分提供瞭新的資料,同時也帶來瞭新的思考,有助於下一步考古工作的進行。

2.拓展閱讀金屋藏嬌

典故背景

聯姻

劉徹是漢景帝當時的寵妃王夫人王娡所出,排行第十。景帝有十三個兒子,曾經的寵妃栗姬為景帝生育瞭皇長子——劉榮。由於沒有嫡子,公元前153年,景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已經年滿十八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史無前例地在立國傢儲君的當天,立另一位皇子——劉徹為膠東王,時年劉徹四歲。

館陶公主劉嫖想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劉榮的母親栗姬因為善妒而少有寵幸。劉徹的母親王夫人因此派人告訴栗姬說:“公主之前送給陛下的美人正得寵,你何不私自拜見長公主而結成這段姻緣呢。”當時多位美人都因為長公主而得見皇帝,受到寵幸。善妒的栗姬怒而不聽從,因此回絕瞭長公主,沒有答應這樁婚事。長公主亦惱怒異常,王夫人趁機派人奉承長公主。長公主又想把女兒嫁給劉徹結成姻緣,而景帝並未允許。

後來長公主回到未央宮,膠東王劉徹已經四歲。長公主把膠東王抱在膝上問:“孩子你想討得媳婦嗎?”長公主指著位列左右的百名長禦,膠東王都說不好。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問:“阿嬌好嗎?”膠東王笑著說:“好啊,如果能得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長公主大為高興。於是苦求景帝,兩個孩子才成瞭婚。

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其實王娡和館陶定下瞭兩樁婚事,另一樁婚事是後來的館陶之子隆慮侯陳蟜和王娡小女兒隆慮公主的聯姻,這兩樁婚事的背後,有兩個母親鮮明的政治考慮。而兩樁婚事的當事人的意願,自然不在母親們的考慮范圍內。

栗姬沒有答應婚事,長公主為這件事生氣,就常常在景帝面前講栗姬的壞話說:“栗姬和各位貴夫人及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她們背後吐口水詛咒,施以媚道之術。”景帝因此惱恨栗姬。但因並無證據,景帝並未將栗姬治罪。景帝曾有一次身體不好,心中不樂,就把被封王的兒子們都托付給栗姬,對栗姬說:“我死瞭以後,你要好好照顧他們。”栗姬生氣,不肯答應,並且出言不遜。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而沒有發作。

同時長公主天天稱贊王夫人的兒子的好處,景帝自己也認為這個孩子有才能。再加上先前知道的這個孩子乃夢日而生的祥瑞之事,景帝心中思來想去,沒有拿定主意。

於是王夫人暗地裡派人催促大臣們提議冊封栗姬為皇後。大行令上書奏事,有一句話寫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現在太子(劉榮)母親的稱號應當是皇後。”景帝大怒,說:“這件事是你應當說的嗎!”就下詔殺掉大行令,又廢瞭太子劉榮,改封劉榮為臨江王。栗姬更加惱怒,又不能被皇帝召見,因此憂懼而死。最終冊立王夫人為皇後,劉徹做瞭太子。又封王皇後的哥哥王信為蓋侯。

婚後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後,十六歲的劉徹繼位,立太子妃陳氏為皇後。武帝從七歲成為太子到十六歲即位,一直沒有兒子。平陽公主挑選瞭十幾個良傢女子,裝飾起來留在傢裡。

劉徹即位後的第二年,建元二年,淮南王來朝,武帝舅父田蚡在霸上迎候淮南王劉安,對他說“現今皇上沒有太子,大王您是高皇帝的親孫,施行仁義,天下無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宮車晏駕皇上過世,不是您又該誰繼位呢!”淮南王聽聞大喜,厚贈田蚡金銀錢財物品,暗中結交賓客,安撫百姓,謀劃叛逆之事。可見無子對帝位之影響。

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武帝從霸上祓禊歸來,順便到大姐平陽公主傢。公主讓之前挑選的美人都出來見武帝,武帝都不喜歡。飲酒之後,謳者進來,武帝看見後,唯獨喜歡衛子夫。這天,武帝起身換衣服,子夫在皇帝的衣車中侍奉,得到親幸。武帝回到座位上,特別高興,賜給平陽公主黃金千斤。公主趁機奏請把衛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後,平陽公主撫著她的背說:“走吧,好好吃飯,努力吧!如果尊貴瞭,別把我忘瞭。”衛子夫入宮後一年多,竟然沒有得到復幸。武帝把不中用的宮人挑出來,讓她們出宮回傢。衛子夫因而得見武帝,她哭泣著請求出宮。皇上憐愛她,再次親幸,衛子夫於是有瞭身孕,而後尊寵日隆。武帝召見她的哥哥衛長君和弟弟衛青任侍中。子夫後來得到大幸,有寵,十餘年間共生瞭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名叫據。

陳皇後自恃皇帝當初得以立為太子,母親有力,於是驕橫無禮,聽說衛子夫“大幸”時,憤恨不已,數次尋死覓活。劉徹對她越發惱怒。陳皇後又使用媚道之術企圖博取皇上的歡心,事情逐漸敗露。元光五年(前130年),武帝就追究懲治這件事,女子楚服等人因為替皇後行巫蠱事——建立祠堂、祭祀邪神、詛咒皇帝,獲罪“大逆無道”,牽連被殺的有三百多人。楚服被砍頭示眾。皇帝派有司賞賜皇後一道文書,說:“皇後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後的璽綬,離開皇後之位,退居長門宮。”

陳後被廢的第二年,其父堂邑侯陳午病逝,陳氏的兄弟陳須繼承侯位。元鼎元年,館陶(時稱竇太主)逝世,遺言隻求與其面首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

在為母親服喪期間,陳氏的兄弟堂邑侯陳須淫亂,犯“奸”罪;陳氏的另一位兄弟隆慮侯陳蟜犯“奸”罪、“禽獸行”罪。同時兄弟爭財。罪當死。事發後二人自殺,堂邑侯、隆慮侯國除。在父母兄弟皆離世數年後,陳氏才去世,葬於霸陵邑境內郎官亭的東面。

3.長門宮

長門宮原是館陶長公主劉嫖所有的私傢園林,以長公主情夫董偃的名義獻給漢武帝改建成的,用作皇帝祭祀時休息的地方。後來劉嫖的女兒陳皇後陳阿嬌被廢,遷居長門宮。南朝時,蕭統編《文選》,收錄《長門賦》,傳說是陳皇後不甘心被廢,花費千金請司馬相如所做。《長門賦》使長門之名千古流傳。長門宮亦成為冷宮的代名詞。

館陶長公主劉嫖,武帝時期又稱竇太主,是漢武帝的姑姑,陳皇後的母親。她的面首名叫董偃。雖然漢書稱她和董偃的事發生在丈夫堂邑侯陳午過世後,但陳皇後被罷黜至長門宮之後一年,陳午方才去世。說明陳午在世時,館陶和董偃的關系已經眾人皆知瞭。

原來董偃和母親靠賣珠維持生計,十三歲時便跟隨母親出入館陶傢。館陶見瞭俊美的董偃,說:“我替你母親撫養你吧。”於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府中,長到十八歲時,出去的時候坐的是高頭大馬,晚上與公主同寢。董偃相貌英俊,為人瀟灑,性格溫和。貴族、王公、大臣因為公主的原因,都願意和他結交。稱呼他為“董君”。

安陵人爰叔是董偃最要好的朋友,他對董偃說:“您暗地裡侍奉公主,隨時都有可能被皇上處罰,您打算就這樣若無其事地過下去嗎?”董偃惶恐地說:“其實我心裡也很害怕,但一直想不出好的辦法來。”

爰叔說:“皇帝去顧成廟(文帝廟)祭祀,路遠沒有住宿的地方,又有萩竹籍田,荻草竹林叢生難以盡除,籍田於禮又不可廢,實無可建行宮之處,您何不告訴竇太主讓她把長門園獻出來,這正是皇上需要的啊。要是這樣做瞭,皇上知道瞭此計出自於您,那麼您就可以安枕無憂,以後也就不用再擔心瞭。要是您沒有這樣做,皇上就會提出請求,那時對您又會怎樣看待呢?”

於是董偃去見館陶,把這件事告訴瞭她,館陶馬上奏報皇上,決定把長門園獻出來。皇上非常高興,把館陶的長門園改名為長門宮,董偃也安然無恙。

陳皇後自恃皇帝當初得以立為太子,自傢有功,於是驕橫無禮,並且沒有子嗣。聽說衛子夫大得寵幸時,數次大鬧,要死要活,“幾死者數焉”。發展到最後,陳皇後冒天下之大不韙,傳言與女巫楚服等人在宮內施行瞭巫蠱之術。陳後行巫蠱的事情敗露後,武帝大怒,將楚服梟首於市,連誅者三百餘人,廢瞭陳後,並將其趕出長安,讓她住在館陶送給他的長門宮,不讓她回傢。後有人說此行為是為瞭保護陳皇後,但不可據理意斷語。

廢後陳氏被廢後第二年,父親堂邑侯陳午去世、母親竇太主後來也亡故,兄長陳須陳蟜在竇太主死後爭財,並且在母親服喪期間淫亂“禽獸行(亂倫)”,自殺。數年後,父母兄弟皆過世的陳氏在長門宮鬱鬱而終,後世文人常用“長門”為題,創作詩篇,留下瞭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用阿嬌明寫“宮怨”,實為表達自己鬱鬱不得志之意。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