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次下西洋帶瞭多少人?其中有多少婦女?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瞭解鄭和的故事。
1405年的時候,鄭和帶領的部隊正式拉開瞭序幕,一直到1433年,鄭和帶著他們下瞭七次西洋,在歷史上留下瞭濃重的一筆,也成為瞭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的航海傢,我們都知道哥倫佈也曾經航海出行過,也一樣在世界歷史上被記載,但是他們這七次的出行規模比哥倫佈的要大上十倍,因為在相關史籍就曾記載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船隊人數達到瞭2.7萬人還有二百多艘海船,這規模是很少見的。

這麼多船裡面,有一種最大的,長就有130-150多米,而且寬也有五六十米,被稱為“寶船”,這類型的船有六十三個左右,剩下的船就是戰船,坐船,水船等等瞭,就這樣一個規模龐大的船隊當中卻有一個事情讓人很是困惑,帶瞭2.7萬人去遠航,可是裡面的女子都是中年婦女,不見年輕的女子,也許大傢覺得鄭和是宦官,所以帶年輕女子和自己也沒多大關系,是身份的原因,其實不是這樣的。
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這次航行時間會很長,所以衣服帶的多瞭必然是累贅,必須帶針線活好的人來給那些一起出來的士兵們縫補衣物,還有,本身這次遠航就是希望在世界上把明朝的名聲給傳出去,要是士兵穿的破爛不堪得衣服豈不是沒面子?所以裁縫大多數都是婦女,加上接生婆也帶瞭,因為中國的醫術從古至今就很高超,自然也要帶出去宣傳一下,當中還有廚師,做飯的大多也是婦女,這都是有一定的考慮的。

第二:大傢都知道古代人有封建迷信思想,年輕女子連門都不可以出,何況是出海呢?而且不止鄭和下西洋不這麼做,就其他隨便的船隊出海都不會帶女性,因為女性陰氣比較重,身體還會有特殊情況,覺得很麻煩,所以就不帶年輕的姑娘出來瞭,而大齡的女性是不存在這類問題的,相反還可以在衣食住行上給他們幫助。
這一次下西洋也是打開瞭朱元璋之前的禁海政策,讓明朝打開國門發展貿易,也引進瞭很多新型的技術,提高瞭明朝的軍事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