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是什麼人?歷史上有趙氏孤兒的原型嗎?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趙氏孤兒案的相關歷史,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在影視作品中,趙氏孤兒這一名稱都是經常被提起的,元代張君祥寫瞭趙氏孤兒這一出元雜劇,而後來的京劇裡更是有搜孤救孤和趙氏孤兒這兩出戲,可見趙氏孤兒這一案件是很能獲得觀眾共鳴的,那趙氏孤兒作為純粹的故事到底再講什麼內容呢?

趙氏孤兒講的是奸臣屠岸賈因為與權臣趙盾不和,最後在掌權後誣陷趙氏宗族將將趙傢滿門屠戮,最後僅剩下趙氏孤兒在趙傢門客程嬰的保護下死裡逃生,在十八年後被告知真相後親手血刃殺父仇人報仇的故事,這裡說的當然隻是故事梗概,畢竟今天要講的是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趙氏孤兒——趙武。

這裡先順便把歷史上的真正的趙氏孤兒案還原一下,趙氏祖先趙衰從晉文公流亡時期開始跟隨,後來列為上卿,但趙氏宗族的勢力卻在晉文公去世後開始逐漸膨脹,到瞭趙氏孤兒的爺爺趙盾弒君案達到頂峰,後來在晉景公時又發生瞭趙氏孤兒的母親寡居通奸案,趙氏宗族在此事處理上的跋扈終於惹惱瞭趙氏孤兒母親的哥哥,也就是在位的景公,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然後趙氏宗族基本上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瞭,但基於殘存的一點對趙氏的一點好印象,他留下瞭自己的外甥,也就是趙氏孤兒,讓他重新組建一下他的傢族,就這樣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開始挑起瞭這根重擔,不過在歷史中確實沒有王子復仇記一類精彩的情節,畢竟故事終究隻是故事,而這一歷史事件真正的名字叫做下宮之難。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後來的後唐皇帝李存勖說過“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一眨眼幾十年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瞭,此時的晉國今非昔比,屬於趙氏宗族的時代又來瞭。
晉厲公時期,韜光養晦的趙武開始入仕,完成第一次人生晉級,後來晉厲公被上卿所弒,晉悼公上位,開始決定用新人來制衡舊公族,而趙武成瞭首要人選,最後被任為卿,完成瞭又一次晉級,後來趙武因與盟於鄭有功,開始在政壇上嶄露頭角,而後來這位雄才大略的晉悼公(很可惜最後染病而亡晉國徹底喪失瞭像秦國那樣在未來統一天下的可能晉國在其死後開始分裂)更是一手操辦瞭六卿的排序,趙武位列第三,趙氏的光輝有重新回來瞭,而此時的趙武才三十出頭。

或許至此趙武幼年飽受的欺凌,入仕時內心的彷徨掙紮,待在君主身邊伴君如伴虎的恐懼……所有的這一切趙武都忍瞭下來,最終修成正果,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趙氏孤兒趙武,根本不可能會有後來的六卿趙氏,後來三分晉國的趙籍,甚至後來威震天下的趙武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