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虛構的還是真的存在?據說歷史上這些人見過!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麒麟是虛構的還是真的存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麒麟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是“神獸”,活在上古的神話當中,與“龍”、“鳳”、“龜”合在一起稱為“四靈”,雖然它備受人們歡迎,卻從來沒人見到過實物——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根據現代考古驗證,就連被認為是虛構形象、首次出現於黃帝時期的龍,都可能真實存在過。

至於麒麟,史料記載次數也很多,地位更是不遜於龍。上古時期的圖騰,很多都是以動物作為原型,雖然後來圖騰信仰漸漸沒落,但它還是深刻影響瞭後世人思想。比如說,古人認為麒麟是難得一見的瑞獸,代表著幸運、光明、仁義、吉祥,麒麟出沒之地,必定有祥瑞。
因此,歷代史書上都不缺“麒麟祥瑞”的記載,久而久之就給我們留下一種印象:古代的君王皇帝,常常制造一些假的祥瑞為自己的地位造聲勢,所以麒麟出現也是假的。但,最早和麒麟有深刻關聯的歷史名人是孔子,孔子沒有必要制造什麼假的祥瑞。

《公羊傳》就記載瞭魯哀公十四年,魯哀公西狩獲麟的經過。當時,魯哀公領著一幫大臣在大野郊外打獵,人馬眾多,驚擾瞭山林間中的動物們。忽然有一隻異獸竄出,倉皇逃跑,魯哀公眾人都沒見過這樣的獸類,紛紛上前追趕,那異獸中瞭一箭,還是堅持跑瞭很長距離。
但它體力不支,最終負傷倒下。魯哀公一群人圍住它,七嘴八舌說瞭半天也沒人知道這異獸叫什麼,隻好請來專業人士鑒定,那人說這是麒麟。“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也就是說,這麒麟並不是常見本土生物,也不知道它究竟怎麼來的。

這頭麒麟因為傷重,最終死去瞭。孔子也聽到瞭這件事,並且看見瞭它的外貌——“有麕而角者”,大概是說它長相類似麋鹿。孔子寫《春秋》正是在這一年停筆,因為他覺得麒麟死瞭,自己的命數、天下的命運也都窮盡,這件事被稱為“獲麟絕筆”,千古流傳。
而漢武帝時期,也曾出現麒麟。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瞭漢武帝獲得麒麟的經過——公元前122年,漢武帝也去打獵,獵到瞭一隻“一角而足有五蹄”、渾身雪白的異獸。漢武帝和臣子們看瞭半天,不知道這是鹿還是什麼,一般的鹿不會長成這模樣。

經過一番爭議,最後確定此獸是麒麟。為此,漢武帝大喜過望,把自己的年號都改瞭叫“元狩”,還寫瞭“白麟之歌”紀念這件事。雖然封建文人借祥瑞之事討好皇帝常有,但漢武帝獵到異獸也是事實,不可能當著群臣的面作假。因此,麒麟應該確實存在某種原型。

隻是這原型到底是什麼,尚且不能確定。明朝時,鄭和也從西洋帶回瞭神獸麒麟,那就是我們很熟悉的長頸鹿。因為某種未知原因,麒麟在中國歷史上消失瞭,它的原型是否就是長頸鹿?可長頸鹿不是白色的,與古籍中的麒麟有差異。筆者認為,麒麟很可能是一種古老的有蹄有角獸類,但它或者是數量稀少滅絕瞭,或者是常被誤認為別的形象,造成瞭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