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棋輸瞭,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
明太祖朱元璋喜歡下圍棋,天天自己鉆研,雖然小時傢裡貧困,沒有上過學,但他的圍棋水平也略高平常人一籌。平時也喜歡叫底下的大臣們來下棋,說是切磋技藝,其實就是在大臣們身上找些樂子。大臣們自然也知道皇帝的意圖,為瞭皇帝高興,隻是輸,輸完瞭還要拍拍皇帝的馬屁,使皇帝高興不已。
朱元璋最後找來大將徐達,大臣們中間,徐達的圍棋水平最為高超。三下五除二,徐達也甘拜下風,朱元璋當然也看得出來,這是徐達有意在讓他,便要求徐達再來且不要讓,拿出真正的技術。徐達這次真的拿出瞭真正的技術,二話不說,就把朱元璋廝殺得丟盔棄甲、滿目瘡痍。朱元璋當然也很生氣,正要發作,忽然發現徐達的棋子走成瞭“萬歲”兩個字,立即明白瞭大臣們和徐達的用心良苦,隻好作罷,接受現實。據說,在朱元璋看到棋盤上“萬歲”兩個字時,深知徐達的忠心懇懇,極為開心高興,遂下旨重賞徐達,並在莫愁湖修建瞭一座“勝棋樓”,就是用來紀念這件事的。
不隻是朱元璋一個皇帝這樣,其實歷史上每個皇帝都這樣,都心知肚明,卻暗含一些小心思,讓大臣們贏也不是,輸也不是。
清朝的康熙皇帝同樣也是如此。出生皇族,從小就接受瞭最頂尖的正統教育,琴棋書畫詩更是樣樣精通,他不僅喜歡下圍棋,更喜歡下象棋。
據說,有一次康熙出席盛大的活動,帶領著文武百官來到瞭木蘭圍場狩獵,同時要接見蒙古國的諸位王公,並商量一些事宜。在這些事情順順利利處理完之後,康熙很是愉快地帶領著文武百官和皇室宗親們一起前往獵場,準備大顯身手。突然,在半路上,康熙的棋癮犯瞭,命大部隊先暫停前行,會下棋的上前來跟自己下棋。
大傢也是心知肚明,而且非常有默契,不到大半會兒,幾個人三下五除二就被康熙解決掉瞭。康熙乃一國之君,豈會看不出來大傢都在故意讓著自己!自己鬱悶並有點小生氣,也無可奈何,但康熙還是堅持要下棋,並對大傢說:“如果誰能夠贏瞭朕,賞黃金百兩,官升三級!”,話音剛落,一個人從人群中走瞭出來,跪倒在康熙對面,表示願意和自己下棋。康熙讓其抬起頭來,詢問瞭其名字,那個人答道:“奴才名叫:那仁福。”
於是康熙就和那仁福在棋盤上展開瞭瘋狂地廝殺,那仁福當然是當仁不讓,瘋狂進攻,康熙明顯緊張瞭許多,額角滲出瞭汗珠,但心裡覺得好不痛快,好不刺激,好久沒有這樣真正地瘋狂地廝殺一番瞭。
沒一會兒,那仁福就吃掉瞭康熙的幾個重要棋子,那仁福占盡瞭優勢,隻再需幾步,那仁福就可贏下這盤。旁邊的大臣們一直在對那仁福使眼色,可那仁福太專註棋局,根本沒有在意,大臣們心裡甚至充滿瞭絕望:“小夥子,自求多福吧!”

這時,康熙旁邊的一位太監喊道:“皇帝,快看!好肥碩的一隻猛虎,好快的速度!”,康熙被太監的話語深深吸引住瞭,目光緊緊跟隨著那隻猛虎,動起瞭身,隨口對那仁福說道:“朕先去將那隻猛虎擒回來,你守在棋盤這裡,等朕回來接著廝殺個痛快!”
之後,康熙騎上瞭馬,以飛快的速度朝那頭猛虎追去。然而,直到夜晚,才擒到那頭猛虎,康熙也已經很疲憊瞭,帶領眾人一起回到瞭宮殿。後來的幾天裡,康熙一直在處理政務和其他的一些事情,早已將下棋的那事拋之腦後,可憐那仁福依舊跪在原地傻傻地等待著皇帝的歸來。大臣們本來想提醒皇帝,一想會不會是皇帝故意這樣做,就算瞭。直到10天之後,有人來報那仁福已經死在瞭那兒,康熙才想起來,後悔莫及。
康熙率領眾人急忙趕到那天下棋的地方,隻見那仁福還跪在原地,頭倒在瞭棋盤上,雙手耷拉下來。康熙見到此場景,雙手捂住臉,幾滴淚珠滴落瞭下來。那仁福為瞭那隨口一說的話語,竟堅持多天的不吃不喝,跪在這裡,直到悄無聲息地死去。
康熙想到這,真是羞愧不已,悔不當初,留下瞭此句,告誡世人:
君而無信,何以為君?
隨後,康熙下旨厚葬瞭那仁福,並親自為他寫瞭一首詩,種種情感濃縮其中,流傳至今:
侍臣松下守枰臺,逐虎歸來命已衰。
未識君王輕許諾,悔將一馬踏車來。
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