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死前給陳圓圓一封密信,裡面到底寫瞭啥?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吳三桂的故事大傢聽過嗎?
吳三桂病死前,給陳圓圓一封密信,結果使後代存活200餘年無人知康熙元年,吳三桂在昆明殺掉南明永歷帝後,獲封平西親王,永鎮雲貴。吳三桂與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相呼應,成為擁兵自重的三藩。此時的吳三桂也達到瞭人生的最巔峰,當然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康熙十二年八月九日到十八日,康熙皇帝接連向兵部、吏部、戶部發出撤藩的具體命令。皇帝一聲令下,決定瞭吳三桂的命運。

康熙的撤藩舉動,損害瞭三藩的根本利益,對吳三桂的損害最大,怎麼辦?起兵造反!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吳吳三桂正式宣佈起兵,“三藩之亂”正式開始。此時的清朝國力蒸蒸日上,吳三桂哪裡是對手。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衡州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不久病死。奇怪的是,清軍入城後,陳圓圓不見蹤影。
陳圓圓究竟去瞭哪裡,一時間眾說紛紜。事後,關於陳圓圓的下落有幾種說法,一說清軍破城後,陳圓圓早已經去世多年;一說吳三桂死後,陳圓圓投水自盡;一說吳三桂臨死前留下一道密令,讓陳圓圓逃走。
陳圓圓下落一度成為清朝最大的謎團之一,兩百多年後,經過無數專傢的努力,人們終於找到瞭陳圓圓的下落。2010年6月的一天,貴州黔東南南州傳出瞭一個驚人消息,該州岑鞏縣馬傢寨發現瞭陳圓圓的墓地。經過專傢實地調查,通過對墓碑碑文的解讀證實墓地就是陳圓圓,而馬傢寨則是吳三桂的後人世代居住地。

陳圓圓去世之後,她的墓碑之上還寫著: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雖然說吳傢人一直掩埋自己的真實來歷,但是在在陳圓圓死後,吳氏後人還是難忘吳門先祖,為瞭紀念自己傢族曾經的輝煌,他們還是刻上瞭“吳門”字樣,隻將陳圓圓的姓氏做瞭更改。
據“秘傳人”陳述:當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毅然決定偕吳三桂之子吳應麒等秘密離開雲南,並將吳三桂遺體帶走,潛入岑鞏縣的密林山洞,待數年後風聲漸息才下山,搬至今馬傢寨定居。圓圓病死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終年67歲。他們感激陳圓圓保全吳氏血脈,尊稱她為“老太婆”。
清朝視吳三桂為十惡不赦之罪人,故其子孫為生命計,約定不向外透露一字,不許說,更不得寫,連傢譜也不準修。但又擔心傢史失傳,便想出一個辦法:在每一代男青年中秘選一優秀者,由上一輩傳人將祖上歷史口授三遍,讓其默記心中。
到瞭近代二十世紀,馬傢寨的村民從清朝初期已經繁衍瞭近十代。現如今的馬傢寨人丁興旺,已經不是當初逃難的零星散戶瞭,在改變本傢姓氏幾百年之後,他們才在最近幾年改回瞭“吳”姓,能夠實實在在地承認自己吳三桂後代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