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武則天退位的五大功臣分別是誰?為何結局都不好?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武則天。
武則天在八十歲那年得瞭重病,雖說有醫術超高的禦醫治療,又張羅瞭全天下各種珍貴的藥材,可是她的身體並沒有好轉,反而一天天衰落下去。這時候已經很少人能夠見到這位女帝瞭,就連朝中宰相,沒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都無法見到她。不過女帝的男寵張易之以及張昌中,依然伺候其左右。因為這兩個男寵的介入,讓女帝與朝中大臣和她兒子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張,一時之間朝中局勢變得動蕩,所有的大臣都非常惶恐。誰都不清楚這對兄弟,是否趁著武則天還在時計劃篡位,但是誰也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他們沒有這個計劃。
有很多人都在猜測,女帝死後,這對兄弟極有可能害怕遭到其他人的打殺,於是先勾結瞭軍隊,意圖得到天下。因為當時整個長安城裡面,都傳著這對兄弟造反的流言。不過這對兄弟最終並沒能完成這個計劃,因為當時擔任朝中宰相的張柬之,決定趁亂除掉他們,同時逼迫女帝把皇位傳給太子。身為一國宰相,張柬之自然有很大的權力,他把自己的親信調到禦林軍,盡可能掌握宮裡面的所有信息,以保證政變不發生意外。他的親信利用他所安排的職務便利,把宮裡面所有的信息告訴給李顯,李顯對於張柬之的這種安排非常滿意。

時至神龍元年年初,除瞭張易之兄弟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人可以見到女帝瞭,就連有關女帝的消息也越來越少。眼看著時機已經逐漸成熟,以李顯為首的政變集團決定實施計劃。宰相和太子二人分別在皇宮內外出手,行動時,宰相在宮內,幾乎沒有遇到阻礙,太子到瞭玄武門前依仗著自己的身份,同樣沒有遭到刁難。到瞭女帝所居住的宮內時,遇到瞭一點阻攔,但是同樣很快進入瞭進入宮內。此時女帝身體已經非常不好瞭,正在養病,兩個男寵聽到門口傳來的聲音後走瞭出去,結果馬上就被士兵給殺瞭,兩人的頭顱更是被砍瞭下來。百姓對這兩位男寵恨之入骨,在得知他們的死訊之後全都拍手叫好。女帝聽到喧鬧聲之後也走瞭出來,隻看一眼,馬上知道是怎麼回事瞭,責問宰相。宰相略微思索之後回答女皇:“當初皇帝把太子托付給你,現在太子已經有能力擔當大任瞭,而且天下百姓也等著太子登基,希望您可以早點把皇位傳給太子。”宰相的話已經說的那麼明白,再加上自己已經失勢,隻好點頭同意瞭。
在此次政變中,就連非常懦弱的李旦也參與其中,在宮變勝利的消息還沒傳出宮外時,李旦正在焦急的等待著。一直到勝利的消息傳出來後,他才將心放瞭下來。迎仙宮的政變並沒有發生太多的血腥,隻是殺瞭張氏兄弟二人,失勢的女帝也沒有遭到刁難。

一年過後,女帝去世,她在死前主動解除瞭自己身上的帝號,重新給自己取瞭個稱號。女帝的去世,象征著江山再次徹底回歸到李氏手上,也代表著結束瞭女性統治,再次回到男權社會。在政變結束以後,五位功臣都被封為王爺,不過他們的結局卻不太美好。
在張氏兄弟被殺死以後,薛吉旭曾經提醒過殺死他們的敬暉等人,應該趁機把武三思也殺掉,放過此人絕對是個災害。敬暉也多次向宰相提出,可惜宰相沒有同意,敬暉就放棄瞭。之後武三思勾結皇後,做出瞭逆行之事,成為瞭大禍害。唐中宗不夠明智,再加上皇後的挑撥,直接把這錯誤歸到敬暉等人身上,他們的官位都被貶瞭。尤其是敬暉,原本他並無錯,卻讓他在此後都受人壓制,敬暉也因此而鬱鬱寡歡。可是政治向來如此,一招錯瞭,就很難贏瞭。這時候宰相才說出自己沒有處理武三思的原因,原來他覺得那件事情應該由皇帝去做,才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不過此時他已經成為瞭失敗者瞭。當時的功臣們不是病死就是被敵人殺死,沒一個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