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安定公主嫁瞭三任丈夫,最後竟不知與誰合葬

安定公主嫁瞭三任丈夫,最後竟不知與誰合葬

時間:2019-12-24 13:48:1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安定公主的故事大傢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安定公主是唐中宗的第三個女兒,不過她是庶出,不是韋皇後所親生,所以和後來鬧出大風波的安樂公主相比,地位要差得很遠。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女子並不愁嫁,當時她的父親是太子,武則天就將時為郡主的安定公主嫁給朝散大夫、典膳郎王同皎。

王同皎是一個世傢子弟,傢世顯赫,他也不是庸碌之輩。當武則天病危時,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誅殺瞭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並逼迫武則天退位。王同皎正是事變的參與者,而且他苦勸中宗李顯親自指揮,將嶽父抱在馬鞍上,這才出師有名。

立功後的王同皎這才成為真正的駙馬,可是,唐中宗又放任自己的皇後韋氏專權,而韋氏又和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不清不楚,並讓其控制朝政。

本來,這也不影響王同皎的地位,但他是一個慷慨之士,看不得皇權旁落,就聯合一些有正義感的大臣,準備在武則天的葬禮上,用神箭手射殺武三思。

不過,此事並沒有開始就被泄露瞭,告密者是盛唐著名詩人宋之問與弟弟宋之遜。這對兄弟雖然才華橫溢,卻是不折不扣的小人,告密的結果就是他們二人升官,而王同皎則以謀反罪被誅殺。王同皎是個真漢子,他臨刑前,面不改色,天下都為他鳴冤,紛紛咒罵宋氏兄弟的緋衣是王駙馬的鮮血所染紅。

這場風波之後,王同皎被籍沒瞭傢產,隻留下瞭妻子安定公主和兒子王繇。公主自然不能處罰,於是,韋皇後作主,將安定公主再嫁給自己的從祖弟韋濯為妻,兩人還生有一個兒子韋會。

安定公主並不是一個安分的人,有著大唐公主都具備的躁動的心。她在韋後當政時期,與另外六位公主一起獲得瞭開府的權力,豢養門客,並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賣出所謂的“斜封官”,嚴重的影響瞭大唐吏治的清明。

幾年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殺入宮中,誅滅瞭韋後一黨,韋濯也沒有能夠幸免,安定公主再一次成為瞭寡婦。

這一次,由唐睿宗李旦作主,又將安定公主嫁給瞭太府卿崔銑,崔銑出自名門望族博陵崔氏,這個傢族非常顯赫,有唐一朝的出的宰相就有12人之多。

但是,三年後,安定公主卻先於駙馬而去世瞭。別的都好說,但是公主到底與誰合葬,成為瞭一個問題。

此時已經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王同皎早已平反,謚號“忠壯”,封“瑯耶文烈公”,贈“太子少保”,享受瞭非常尊貴的哀榮。王同皎和安定公主的兒子王縣也已經長大成人,而且受到朝廷的封賞,他要求讓父母合葬。安定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韋濯的傢族倒是已經鬧不出什麼風浪,而她的第三任丈夫崔銑卻非常不滿意。崔銑反對王縣的意見,要求公主與他自己合葬。

兩人爭執不下,官司打到瞭唐玄宗那裡。唐玄宗哀嘆王同皎的忠義,還是傾向於王縣,然而給事中夏侯銛卻說瞭一段相當尖酸刻薄的話:公主在王同皎死後已經改嫁,她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和王傢恩斷義絕瞭。活著她是崔傢的人,死瞭也是崔傢的鬼。你隻想父母合葬,其實公主不願意,你父親不願意,而崔大人也不願意呢!

這番話非常難聽,可話糙理不糙,許多大臣都認為在理。唐玄宗也沒有辦法,隻好讓安定公主與崔銑合葬。這個話說到點子上,卻說得太難聽的夏侯銛,被唐玄宗貶去做瞭瀘州都督,以平息王縣的怒氣。其實,後來安定公主與崔銑是陪葬唐中宗的定陵,而王同皎也是陪葬定陵,說起來,三人並不遙遠。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