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嘉慶真的想做一個好皇帝 清朝為什麼還是在他手中衰敗

嘉慶真的想做一個好皇帝 清朝為什麼還是在他手中衰敗

時間:2019-12-25 21:04: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清朝為何還是衰敗瞭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嘉慶是清朝歷史上第7個皇帝,是乾隆皇帝的第15個兒子,其母親魏佳氏是歷史上有名的令妃。公元1773年,嘉慶被乾隆皇帝秘密立為繼承人。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不願自己的在位時間超過康熙皇帝,主動選擇退位,讓等待許久的嘉慶繼承大統。乾隆雖然交出瞭傳國玉璽,但卻沒有交出手中的權力,而是以太上皇的身份,繼續把持朝政,這時候嘉慶皇帝基本上就是個擺設,連選誰做皇後都沒有權力決定。

直到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駕崩,嘉慶才有瞭執掌大權的機會。親政之後,嘉慶皇帝很快就做瞭一件震動朝野的大事,他以雷霆一般的手段,誅殺瞭在朝廷中肆意多年的權臣和珅,而且還先後鏟除瞭附庸於和珅的親信黨羽。在查封和珅傢產的時候,嘉慶找出瞭幾億兩白銀。加上各種古董和文物,和珅的總資產相當於清朝15年的財政,所以民間又有瞭“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此後,嘉慶皇帝下令廣開言路,啟用瞭一些乾隆時期被貶職的官員,並且讓手下上報實情,不得有任何隱瞞和怠惰。嘉慶皇帝的個人生活,也比較節儉和清廉,不但下令限制地方官員給他貢獻寶貝,而且連過大壽的時候,都禁止民間百姓大肆慶祝,不讓文武大臣給他送金銀珠寶。嘉慶執政期間,立志效仿先帝,每天很早就起來處理政務,吃過早飯後還會召集大臣商議。如果有人敢拖延耽誤的話,嘉慶皇帝會毫不留情的指責甚至是嚴懲。

從種種跡象來看,嘉慶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想做一個好皇帝,而且還表現還那麼努力,可惜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清朝的歷史問題,在他之後清朝由盛轉衰。這是為何?從個人方面來看,嘉慶是一個才能平庸的皇帝,他沒有乾隆和雍正那樣的膽略,也沒有銳意變革的進取精神。他的努力更像是依葫蘆畫瓢,隻進行瞭一些表面上的改變,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嘉慶皇帝執政期間,放眼整個天下,到處都是貪污腐敗的官員,人多地少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百姓們大都窮得吃不飽飯。以至於全國各地的叛亂屢禁不止。嘉慶皇帝就像救火隊員一樣,到處派兵救援,試圖通過限制煙草,鼓勵種植高產農作物等方法解決問題。可惜這種方式隻能治標不能治本。事實上,嘉靖時期東北地區有很多土地可以開發利用,可嘉慶皇帝卻不敢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為瞭維護清朝的利益,不讓漢人遷居過去。

從時代背景來看,當時西方各國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展瞭很長一段時間。而清政府仍像往常一樣,基本沒有進步可言。公元1816年,英國派遣使者前來訪問華夏,因為路途比較遙遠,裝載官服的車輛還沒有到達。疲憊的英國使者要求是稍微休息一會兒,然後再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去朝見皇帝。結果負責引薦的官員,因為語言問題沒有搞清楚英國使者的真正意圖,跟嘉慶皇帝撒謊說,英國使者因為生病不能前往。

嘉靖皇帝因此勃然大怒,直接取消瞭接見英國使者的安排,還直接下令驅逐英國使者的代表團,讓他們盡快離開自己的國土。第二天嘉靖皇帝稍微清醒瞭一點,收下瞭英國使者供奉的禮物,然後象征性的賞賜給瞭對方一些東西。就這樣,嘉慶皇帝白白的錯失瞭跟世界融合交流的機會,讓整個國傢徹底故步自封走向衰敗。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