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退位時對李世民說瞭什麼?這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忠告!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李淵退位時對李世民說瞭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父母長輩的行為對後代影響頗深,尋常百姓人傢尚且如此,何況是古代帝王之傢。先皇的所有舉動,都將直接影響後代行為。
李世民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唐朝後代在很多方面都繼承瞭這些毛病,甚至最後滅國也與此息息相關,有人會說這是因果報應,其實並非如此,僅僅隻是一種行為模仿而已。
一、唐朝弒君謀反
李世民是唐朝時期第二位皇帝,原本他並沒有機會成為皇帝,而應該是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繼承大業。

李建成在太子一位上也算矜矜業業,隻是面對皇權之爭,很多時候這些所謂的矜矜業業並無用途。李世民野心勃勃,路人皆知,李建成啟非等閑之輩,自然采取行動。
兄弟兩人展開激烈角逐,李建成派人刺殺李世民,用毒酒想害死李世民,用烈馬試圖收拾李世民,一切枉然,李世民安然無恙。
最後李建成眼看李世民勢力影響到自己,決定借助李淵對李世民進行權力控制,讓李世民因此感受到威脅,不得不在最後關頭決定與李建成決一死戰。

玄武門之變就是兩人最後的鬥爭,顯然李建成的滇池之變沒機會實施,就被李世民將其一命嗚呼。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大獲全勝,將李建成與李元吉都解決,還逼宮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
僅此李世民還並不滿意,為瞭以絕後患,將李建成與李元吉一共10個兒子一起處決,李淵眼睜睜看著自己兩個兒子、10個孫子就這樣葬送在李世民手裡,悲痛欲絕,亦無可奈何。
最後李淵當瞭兩個月皇帝就把皇位交給李世民,並且說“汝殺汝兄,汝子孫亦如此”,這句話意思十分明顯,就是對李世民做一個提醒,叫李世民以後行為有所檢點。

當然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對玄武門之變耿耿於懷,很多方面都體現出來,比如他對兒子的教育,以及對李建成與李元吉舊部的處理方式都可以看出來。
李世民不計前嫌,繼續重用他們部下,好好安頓李建成老婆鄭觀音、李元吉老婆楊氏(楊氏被李世民納入後宮好好照顧,兩人生下兒子曹王李明)。
可惜李世民後代沒有學會李世民的優點,缺點倒是學會不少,比如李世民大兒子李承乾,就試圖效仿父親進行逼宮,被李世民發現,廢為庶人。
二兒子李泰又繼續提出殺掉自己兒子傳位給弟弟李治的殘忍建議,讓李世民心裡五味雜陳,最終李世民選擇善良的李治繼承大業,防不勝防的是李治又學會瞭李世民的另一缺點。

後來的李亨,學習李世民發動馬嵬坡之變,讓李隆基悲哀至極,晚年淒淒慘慘,孤苦伶仃,要是李世民看到一定心都碎瞭。
二、霸占人妻
沒錯,李世民霸占弟媳楊氏的陋習,子孫後代全部學會瞭,先是李治學習李世民不顧倫理,娶瞭自己小媽武則天,害得大唐民不聊生,李世民後代慘遭武則天殺害。
此後,唐玄宗李隆基再次效仿先祖,霸占自己兒媳楊玉環,並且三千寵愛在一身,不顧國傢大事,導致唐朝在最鼎盛的開元盛世逐漸走下坡路,遭遇安史之亂,最終落魄得一塌糊塗。

江山社稷大業,就這樣在李世民的兩個陋習帶動中,逐漸變得越來越糟糕,可悲可嘆,冥冥中又恰似註定一般。
結語
很多事情,你以為並沒有什麼大不瞭,然而潛移默化中,對他人影響很大,李世民的兩個陋習之於李世民而言並沒有什麼,因為他完全可以駕馭,子孫後代沒有李世民這麼強的自制力,當然不行。
在後代殘忍行為中,是因為覺得李世民可以那樣做,他們也就覺得無所謂,對於霸占人妻的五花八門辦法而言,完全就是李世民提供的思路參考,讓後代有足夠多的理由去幹這樣的事情。

所以說,一個父輩的影響力不可忽略,好的習慣可以影響後世不斷前進,壞的習慣更是容易被後人效仿,最終釀造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