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名將都打不過的匈奴,為什麼霍去病能手到擒來?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漢初名將如雲為什麼打不過匈奴,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不可否認霍去病個人傑出的軍事才能,但是也不必過分誇大個人的歷史作用。
先來說一下漢初名將如雲為何不敵匈奴。
打仗這個事兒肯定與將帥的本事高低有很大的關系,但卻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乃是兩國國力的強弱。而國力的硬指標則是兵馬數量、裝備優劣、糧食多寡和財富總量,這才是支撐戰爭勝利的核心。

漢初社會雖然趨於大一統,但卻是在秦末戰爭、楚漢之爭、征討異姓王反叛戰爭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一個十分脆弱的新生政權,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個大國,但內裡卻是個積貧積弱的窮國。漢初時期,各地餓殍遍地的現象十分多見,所以即便是有周勃、樊噲、曹參這些當世名將,也沒有能讓他們發揮的空間,漢朝當時沒有條件發動對匈奴的攻勢,連自衛防禦都夠嗆。
但是到瞭漢武帝時期漢朝就今非昔比瞭,經過漢初七十年的無為而治恢復政策,大一統帝國集權制度優勢顯現而出,漢朝迎來瞭文景之治的盛世,國力倍增,人丁興旺,糧食產量創下新高,再加上漢武帝個人的雄才大略有進取之心,所以才令漢朝對匈奴人的消極防守策略轉向瞭積極進攻,才成就瞭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戰神榮耀,這是時代賜予霍去病的機遇。

再來談一下匈奴勢力
匈奴部落的實力其實也不應該過分誇大。雖然匈奴人天生比中原人高大威猛,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但卻是紀律性不強,軍事戰略水平不高的散兵遊勇,他們入侵邊地的目的僅是為瞭搶掠財富而自給,並不是為瞭更大的戰略意圖。
漢人之所以對匈奴人作戰屢戰屢敗,在於匈奴人有兩件制勝法寶。
第一是匈奴多是機動性極強的騎兵,而漢人則多為步兵,人傢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咱們追也追不上。第二是匈奴人簡單高效的補給方式,食肉幹喝羊奶,不像漢軍生火做飯如此繁瑣。如果漢軍能處理好這兩點,在戰鬥力上,漢軍的虎狼之師絲毫不遜色於人高馬大的匈奴人。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漢初高祖時期,是匈奴人的鼎盛時期。匈奴傑出的軍事傢冒頓單於剛剛統一各部落,實力強勁,而漢初則積貧積弱,所以不堪一擊。到瞭漢武帝時期,雙方強弱關系發生瞭逆轉,漢朝國力倍增,而匈奴內部矛盾重重,逐漸走向瞭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