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項羽分封之後為什麼劉邦要跳出來反抗他?其實劉邦不是自願的!

項羽分封之後為什麼劉邦要跳出來反抗他?其實劉邦不是自願的!

時間:2019-12-27 20:37: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項羽分封之後為什麼劉邦要跳出來反抗他?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解答。

其實劉邦也不想跳出來和項羽叫板,無奈手底下有一群出色的謀士不嫌事大,非要慫恿劉邦和項羽叫板。劉邦這個人和項羽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比較聽話,項羽就不同瞭,誰跟他說都沒用,結果把范增給氣死瞭。

項羽一把火把咸陽燒瞭以後,一心念叨著要回到傢鄉光宗耀祖(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估計這時候的劉邦心裡也沒有什麼長遠的打算,先看項羽怎麼個劃分天下吧。因為厭惡劉邦,項羽就把他分封到窮山僻壤的漢中去瞭。

劉邦沒有辦法,又不敢和項羽公開唱反調,對於項羽他還是又敬又怕的。所以當時收拾收拾,就帶著自己的一群謀士和士兵到漢中去當漢王去瞭。進入漢中以後,還把棧道給燒瞭,表示一定安分守己的當自己的漢王。

先是韓信跳出來對劉邦說:“士兵們都是山東來的,久居此地,都非常思念傢鄉。趁他們現在還想回到傢鄉,抓緊時機東進爭奪天下,否則等他們適應瞭這裡,就不妙瞭。”

起初劉邦並沒有同意,後來是田榮和陳餘公開跳出來反對項羽之後,劉邦見中原大亂,這才同意讓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帶兵去攻打三秦之王(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雍王章邯)。平定三秦之地以後,接著就是彭城之戰,由於項羽正在齊國討伐田榮,所以讓劉邦順利的偷襲瞭大本營。

但是項羽還是一號猛男,帶著三萬輕騎兵快馬加鞭的趕回彭城,輕松擊敗瞭劉邦號稱五十六萬的諸侯聯軍,急急如喪傢之犬般逃走。逃命的途中還數次把自己一雙兒女給踢下馬車,真真是老婆多瞭不愛惜。

鴻溝為界以後,劉邦當時真的滿足瞭這種各自為政的格局,準備收拾兵馬回到漢中。還是在張良和陳平的建議提醒之下,才打消瞭這個念頭。可見劉邦壓根就沒有什麼爭奪天下的野心,他還是屬於那種小富即安的思想,覺得當自己的漢中王也算不錯瞭。

畢竟他當年才是一個芝麻粒都算不上的小小亭長,該知足瞭。所以你看他當瞭皇帝以後就很惆悵,寫瞭一首《大風歌》唱著自己心裡的憂傷說: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看來這種“光宗耀祖”的情結還是有點歷史年頭。

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與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史記·高祖本紀》

實質上你會發現劉邦的成功真的不是因為他個人有什麼出色的軍事或政治能力,基本上都是他那一群文臣武將的功勞。但是劉邦有一個最大的特長就是社交能力很強,很善於和人打交道,這和他早年在社會上遊蕩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系。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傢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劉邦得虧是成為瞭皇帝,要不然大概我們多半也隻會說他是一個一事無成,遊手好閑的浪蕩子而已。但畢竟他成功瞭,所以他的那些經歷就會被特殊的解讀,但你觀察劉邦這個人的言行舉止就會發現他並不是一個上進、富有野心的人。

當初進入咸陽宮時,看到宮中的珠寶和美女立刻就腳軟的走不動路瞭。雖然說這是人之常情,但是也能側面看出劉邦對於自己的未來確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譬如說我要當皇帝,人有瞭目標就要約束自己。

但在劉邦身上你是看不到這種目標的,包括他和項羽唱反調,都是他那一群屬下的計謀。所以劉邦雖然是一個領導者,但他實際上是非常被動的,在這一點上我覺得他遠遠不如劉備、曹操,後者可遠比他聰明能幹多瞭,而且都有著非常強烈明確的人生目標。

但劉邦就不同,他幾乎可以說是非常被動的被命運推著走。所以得虧他成功瞭,要是他失敗瞭,估計評價可能還不如項羽,畢竟項羽這個人打仗還是很厲害,但就是性格有點問題,不願意聽取別人的建議,這也是劉邦能夠成功,他卻失敗瞭的原因。

當初西進滅秦時,項羽也本來想去,但是因為他性格過於殘暴,所以被變相發配到北方去救趙國,而讓劉邦擔任西征秦國的統帥。

項羽為人彊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

總的來說,劉邦敢跳出來和項羽唱反調,就其內心來說多半是不願意的。但是因為有一群謀臣和武將在背後支持他,再加上劉邦自己知人善用,能夠聽從意見,所以在這群人的幫助下,最終才能夠贏得最終勝利。

其實透過這些歷史你會發現,作為一個領導者你壓根不必擁有像張良一樣的謀略,也不必擁有像韓信一樣的軍事才能。實際上真正能夠體現一個領導者能力的不在於“謀事”,而是“謀人”,隻要把人用好瞭,基本上就成功一半瞭。

合理的運用和駕馭人才,顯然才是一個領導者獲得成功的最大訣竅,因此這就更加要求領導者要具備一種能夠壓制眾人的氣場和大局觀。雖然很多謀士很聰明,但是他並不具備這些條件,聰明的諸葛亮輔佐劉備做的多好,等他自己親自操刀上陣,結果就表現的平庸無奇瞭。

所以有些同學疑惑為什麼這些人這麼聰明,幹嘛不自己去爭奪江山呢?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市面上的成功學、厚黑學雖然把成功描述的非常簡單,但確實是有它的一些道理和規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