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為何獨獨不殺劉肥?原因是什麼?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呂雉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第一點,劉肥是劉邦的大兒子,也就是長子。在古代的繼承制度中,我們知道,首先是要立嫡子,沒有嫡子的時候就要考慮長子。所以長子也是一個有機會繼位的人選,他當然就會存在威脅。
第二點,劉肥在劉邦眾多兒子當中,是最有勢力的一位。劉邦封劉肥為齊王,並且交予瞭他足足有73座城池。這就造就瞭劉肥成為瞭當時擁有地盤最多,實力最大的諸侯王。既然劉肥如此顯眼,呂雉當然會想要除掉他。

然而,事實卻是呂雉放瞭劉肥。
一來因為劉肥很聰明很識趣。劉肥一次在長安的時候,因為與漢惠帝很熟悉,就沒有很在意些規矩,但是這卻惹怒瞭呂後。於是呂後給他倒瞭兩杯毒酒,想要借此除掉他。沒想到的是,漢惠帝拿起瞭一杯來喝,見此情況,呂後隻好打翻漢惠帝的酒杯。劉肥看到瞭後也明白瞭過來,因而很識趣地假裝喝醉瞭,就沒有再動那杯酒。
之後呂後就想方設法將劉肥留在瞭長安,其實就是不想讓他回自己的地盤去,相當於軟禁瞭吧。最後劉肥的謀士建議他,討好一下呂雉或許能夠有所出路。因此劉肥將自己的一塊好大的地盤給瞭呂雉的女兒。因此自己才得以脫身,不僅沒有丟掉性命,還回到瞭自己的地方。

二來呢,劉肥是呂雉養大的,是呂雉從小看到大長起來的。因為當初劉邦在外征戰時,由於顧及不到他這個長子,就將他放到瞭呂雉這裡。所以雖然不是呂雉的親生孩子,看著他從小長起來多少也是有感情的吧。
所以,對於劉邦的長子劉肥,呂雉選擇瞭不殺。但是,禍根又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在劉肥去世多年以後,劉肥的三個兒子們搞的鬼。他們三個就是劉襄、劉章和劉興居。這三人在呂雉死瞭之後,商量著一起裡應外合殺掉呂後,讓劉襄成為皇帝。
可是結局很不如意,劉襄沒有當上皇帝,反而是權力落到瞭一眾老臣的手中,這些老臣順勢解決掉呂氏的族人。不過,最終呂雉還是被滅門瞭啊。如果當初呂雉沒有留下劉肥,也就沒有後來的劉肥兒子們起事,兵權也就不會被老臣們掌握,呂雉的後人也就不會被殺死,這是呂雉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