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清朝皇帝吃飯一頓就浪費普通百姓300年收入嗎 這種傳言是不是真的

清朝皇帝吃飯一頓就浪費普通百姓300年收入嗎 這種傳言是不是真的

時間:2019-12-28 20:51:1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清朝皇帝吃飯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自古以來,飲食始終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則要數清朝皇室的飲食最為講究。有這樣一種傳言道:清朝皇帝的一頓飯,就要吃掉普通百姓300年的收入。那麼,這種傳言是真的嗎?皇帝每天都吃些什麼?

我們常說的“禦膳房”,實際上是“禦茶膳房”的簡稱。而它也並非在清兵入關時就存在,而是經過瞭數代後,才終於在清廷中紮下瞭根。在關外時,由於物質條件不足,清朝皇室還沒有“禦膳房”的概念,所以是靠“茶飯處”給皇傢供應飯菜。

直到入關後,滿族人將“內務府”的名稱帶到瞭京城,一直到康熙、雍正朝時,禦膳房這個機構才穩定瞭下來。根據統治者的要求,禦膳房開始將食物進行瞭更精細的改革。到瞭乾隆朝,清朝迎來瞭經濟與物質的巔峰期,此時國富民強,作為盛世天子的乾隆也將口味培養得極為精細,禦膳房提供的餐食也空前的豐富與奢靡。

據《乾隆禦膳考述》記載,乾隆時期的膳食主要以主食、菜品、湯這三種大類組成,調味品則大多為蔥、薑、鹽、白糖、紹酒,再輔以香油,豬油。在主食中,乾隆每天都會用粳米膳(一種粳稻碾成的黏性較強的大米),同時佐以果子粥、紅白鴨子三鮮面等豐富的面食。在菜品中,乾隆偏好的主要包括雞、鴨、豬肉等肉食,燕窩、菠菜、冬筍、冬菇等素食做成的菜,如肥雞糟戎刀肉熱鍋、酒燉羊肉豆腐九子熱鍋、拌老虎菜、銀葵花小菜等。據記載,乾隆十分喜歡豆腐,每日都要食用,比如金銀豆腐片湯、金銀豆腐湯等。此外,乾隆的餐桌上每頓都會擺上多達7種湯品,材料多以燕窩為主,如燕窩冬筍鍋燒鴨子湯、雞絲燕窩湯等等。

按規矩,清帝每天的夥食份例為:盤肉22斤、湯肉5斤、羊2隻、雞5隻、鴨3隻等等,而清朝皇帝和後妃都更偏愛吃鴨子,幾乎頓頓都少不瞭。如清末慈禧太後的日常禦膳譜中就有烤鴨、鴨舌、鴨掌、清燉鴨子、燜蒸鴨子等等。據說,太監小德張因為做得一手好“燴鴨條”,慈禧太後就讓他擔任瞭壽膳房的掌案。

到瞭清末,皇室成員的窮奢極欲就更為普遍,膳食的用料不僅越來越貴,食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皇帝的一頓禦膳,動輒就要上百道菜。而這樣的一頓飯就要花費3000兩銀子,而一傢百姓們辛苦勞作一年也不過才得十兩銀子左右,這樣算來,一頓飯吃掉一傢百姓300年的收入這樣的說法是存在的。而滿清貴族如此奢靡浪費,也難怪會亡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