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范進中舉發瘋的真相 為什麼一個舉人身份就能讓人發瘋

揭秘范進中舉發瘋的真相 為什麼一個舉人身份就能讓人發瘋

時間:2019-12-31 08:09:4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范進中舉,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故事,曾經入選過中學語文課本,叫《范進中舉》。它刻畫瞭一個名叫范進的書生在五十歲的時候考中瞭舉人,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發瞭瘋,以及當時圍繞在他身邊的社會眾生相。

這一篇章深刻揭露瞭當時封建科舉制度對老百姓的毒害,也是吳敬梓從自己的經歷中演化而來的。那麼在清朝,為什麼范進在中瞭舉人之後會瘋呢?是否是這個舉人在當時就是一個瞭不起的官職呢?當然不是,聽我道來。

從秀才到舉人,不僅僅隻是名稱的變化,而是質的飛躍,按照當時清政府的規定,舉人是入門磚,相當於我們現在考進瞭大學。你隻有中瞭舉人,後來的路才能繼續往下走。在中瞭舉人之後,政府會給你一筆錢,供你進京參加考試,如果中瞭進士,那就可以當京官瞭。

如果實在不能中,政府會給你外放一個小官,這個小官是什麼呢?不是村長喲,以現在的職位對比來說,相當於一縣之長。也就是說,范進從中瞭舉人的那一刻起,最次也是個縣長瞭,他能不瘋嗎?

范進在中舉之前,傢裡窮得叮當響,連鍋都揭不開瞭,飯都沒得吃瞭。然後突然之間,所有人都對他畢恭畢敬,這種從地獄到天堂般的感覺,放在誰身上,都會讓人發瘋,更何況范進還是一個考瞭一輩子的老秀才。

中舉之後的第二大好處是不用再交稅瞭,包括不用出實物,也不用出徭役,種地也不用交稅。後來,有很多人把地掛在范進的名下,就是看中瞭他這點好處,而范進隻需要躺在那裡收錢就可以瞭,這樣的日子,想想都讓人激動。

第三點好處是身份的巨大轉變,以前的范進是什麼人?人見人欺,連街上的乞丐都看不起他,現在呢?一旦中瞭舉人,連縣官都跟他稱兄道弟,而且這種身份的轉變沒有過渡,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發生的。

那一刻,范進脆弱的心理再也無法承受這種刺激瞭,他瘋瞭,直到老丈人打瞭兩拳才把他打醒。因為這兩拳,老丈人還怕得要死,生怕以後受到報復。范進一夜之間從平民變成瞭中產,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一時這間無法適應。

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之所以能夠成為不朽的名著,就是因為它一針見血地寫出清朝末年社會的種種怪象,范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的事情就算是發生到現在,一些人心理上也是會受到強烈刺激的。

也許不會發瘋,但是激動一陣子肯定還是有的。腳下的路有千萬條,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能夠進入高等學府當然是好事,進不瞭也沒有必要沮喪,社會這個大學堂實際上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豐富知識。

當你積極融入到社會大學堂以後,你會發現,不光理論知識會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你能夠學會坦然處之,應對任何因難。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