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成親後大多數都是短命而且很少懷孕 這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清朝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出生於帝王之傢的公主,貴為金枝玉葉,在普通人眼中看來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殊不知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是無比的淒涼。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皇太極稱帝後,很多機制都是照搬明朝的那一套,把公主分為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兩大類,皇後所生的女兒被稱之為固倫公主,一般嬪妃所生的女兒叫和碩公主。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發現清朝有格格之稱,在這裡說明一下,和其他朝代一樣,清朝皇帝所生的女兒都是叫公主,其他皇親貴族深的女兒才叫格格。

翻開清代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清代皇帝有很多不育者,比如說像光緒、溥儀都沒有後代。公主和格格也是一樣,很少有懷孕並留下子嗣的,大部分都不育且短命。據記載,順子之後的七個皇帝,有三個無後。期間共封瞭31位格格,大部分人都未滿50歲便去世瞭,其中最小的不到20歲就去世瞭。究其原因,說出來可能讓大傢大吃一驚。
在清朝,很多格格出身後,都是由奶媽來照顧,直到長到一定年齡後配婚,和生母殲滅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再加上清朝皇室有一個規矩,公主結婚一般不會嫁出去,而是由皇帝欽賜一座房子搬出宮另住,然後奶媽會跟著去公主府管理一切。即使是公主和駙馬已是夫妻關系,駙馬也不能和公主住在同一個房間,像民間夫妻那般親近。說白瞭,因為地位的尊卑,公主和駙馬實際上是分開住的。

因此,平時公主想和駙馬見一面是很難得,同樣駙馬也會礙於公主尊貴的身份,也不可能每天對公主登門造訪。也許有人會覺得,讓公主每天召見駙馬不就行瞭嗎。但是公主府的人員出入權利並不是掌握在公主手中,而是掌握在管事的奶媽手中。即使駙馬接受公主的召見,如果管事的奶媽不同意,駙馬也是沒辦法進入的。所以想要和公主見一面,是要給奶媽一定的好處才行的。
公主若不向奶娘行賄,奶娘不僅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而且還會指責和恥笑。本來夫妻間的事是私密問題,向奶媽提出後,還要被奚落、批評,那臉更是沒地方放瞭。所以公主在很多時候也隻能任由擺佈。這也就導致瞭公主隻能夜夜獨守空房,長此以往就鬱鬱寡歡,相思成疾。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瞭清朝的公主很難有子嗣。從這也可以看出,清朝格格很少懷孕的,並不是在宮裡做瞭什麼壞事而導致的,而是當時的制度造成的。

沒有愛情雨露的花兒,自然凋謝得快。所以說大傢羨慕的公主生活,並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般浪漫,在光鮮亮麗生活的背後,是無盡的寂寞和約束。生在皇傢,還不如生在平民百姓傢來的逍遙自在,你們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