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棣的皇位是通過造反篡奪來的 登基之後朱棣是怎麼洗白自己的

朱棣的皇位是通過造反篡奪來的 登基之後朱棣是怎麼洗白自己的

時間:2019-12-31 19:47:0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朱棣洗白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1402年六月,朱棣率軍攻破應天府(今南京),建文帝在戰亂中生死未卜。自此,為時三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全面勝出告終。同年,朱棣在應天宣佈登基稱帝,史稱永樂皇帝。

由於朱棣的皇位是通過造反篡奪得來的,因此在他餘生中最關註的問題就是如何確保自己帝位的合法性。在此後二十多年時間中,一系列“撥亂反正”的洗白運動就不斷在大明帝國內部展開。

朱棣當年起兵造反時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靖國難”,所以在他稱帝後立即就處死瞭許多忠於建文帝的“奸臣”,並恢復瞭許多被建文帝廢棄的祖制。

在朱棣執政期間,他和他的心腹們開始大肆修改歷史文獻,以確保他帝位的合法性。作為記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生平事跡的《明太祖實錄》成書於1401年。朱棣奪位後不久(1402年十月)就下令對此書進行重新修訂,後來又因為1402年的這個版本修改太過倉促,有許多前後矛盾的地方,因此又在1411年再度修訂,並於1418年完成最終版本。

在經過反復加工的《明太祖實錄》中,朱棣將自己說成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愛子,是一位合法的皇位繼承人。這些被扭曲的歷史包括:朱棣是馬皇後(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第一位皇後)所生;洪武皇帝原本打算冊封燕王為太子;洪武皇帝在彌留之際曾想將皇位傳給燕王等等。然而根據後世考證,朱棣不僅不是馬皇後所生,而且也算不上是朱元璋的愛子。事實上,朱元璋真正的愛子就是太子朱標,即建文帝的生父。可惜朱標英年早逝,這才為後來的皇位之爭埋下瞭伏筆。

除瞭《明太祖實錄》外,朱棣在1403年還下令編著瞭兩部支持自己即位合法性的著作:《奉天靖難記》和《天潢玉牒》。

在《奉天靖難記》中,永樂朝的史學傢們極盡詆毀建文帝,指責他是一個墮落卑鄙的帝王,其中最主要的罪名有:他起用“奸臣”殘害同胞骨肉;他廢除洪武皇帝的法律和制度大逆不道。可事實上,這些被朱棣批判的“奸臣”卻都成瞭中國歷史上流芳百世的人物,而被建文帝下令廢除的部分洪武朝法律和制度都是一些不合時宜的弊政。

《奉天靖難記》中還謊稱朱棣是馬皇後所生,因此他作為當時仍健在的最年長嫡子應該被立為太子,之所以後來朱元璋會選擇瞭建文帝是由於朝廷中那些士大夫幹預的結果。書中還說朱棣之所以起兵不是為瞭奪取皇位,而是在履行《皇明祖訓》(朱元璋主持編撰,內容是對子孫的各種訓誡)中的訓示而已。

在《明太祖實錄》和《奉天靖難記》都一再指出朱棣是馬皇後所生,這一點對朱棣合法繼承皇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古代,正室所生的嫡子和側室所生庶子地位存在天壤之別。於是在《天潢玉牒》的朱傢皇室譜系中就出現瞭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說馬皇後生瞭兩個兒子:朱棣和朱橚(朱棣的親弟弟,這個是真的弟弟)。

按照這個版本的說法,建文帝的父親、前太子朱標反倒是成瞭庶出,朱棣作為嫡子繼承皇位自然合理合法。可是朱元璋當年把朱標立為太子是鐵一般的事實,不立嫡子而立庶子顯然說不過去,所以這個版本的謊言連朱棣自己都看不下去瞭,因此在《天潢玉牒》中又出現瞭第二個版本,這次是馬皇後共生瞭五個兒子,按長幼順序分別是:朱標、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反正無論是哪個版本,朱棣都被宣稱是馬皇後的兒子。《天潢玉牒》的第二版後來散發給所有皇室成員作為傢譜,當時顯然很多人知道這個傢譜裡面充斥著彌天大謊,不過當時誰要是敢公開提出質疑,那就必然要被朱棣殺全傢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