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第一個元旦節是什麼時候?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公歷的?

第一個元旦節是什麼時候?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公歷的?

時間:2019-12-31 19:50:0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第一個元旦節是什麼時候?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1911年孫中山辛亥革命,將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推翻之後便建立瞭中華民國。為瞭“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從民國元年開始決定使用公裡,也就是從1912年的時候開始,規定陽歷的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之為“元旦”。經過各省的都督代表在南京的會議之後決定使用公立,將農歷正月1日叫做“春節”,公歷的1月1日稱之為“元旦”。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佈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在就職誓詞中,孫中山以“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為結尾。這就是中國“元旦”的來歷。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夏歷和公歷兩個新年,又鑒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夏歷正月初一的前後,因此便把夏歷正月一日改稱為“春節”,公歷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並列入法定假日,成為全國人民的節日。

每年1月1日,標志著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公歷年”、“陽歷年”或“新歷年”。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元”,是開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據史料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元旦”有許多稱謂,如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但在諸多稱謂中還是以稱“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