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經六位明君統治的曹魏為何隻存在瞭53年?

歷經六位明君統治的曹魏為何隻存在瞭53年?

時間:2019-12-31 20:50: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三國時期的曹魏王朝,六位皇帝都是勵精圖治的明君,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擺脫滅亡的下場。分析曹魏王朝滅亡的原因還是和一個人有很大關系,這個人就是著名的司馬懿。也可以說曹魏王朝因司馬懿而興起,也因司馬懿而滅亡!那麼導致曹魏王朝滅亡的最終原因都是有哪些原因呢?

把實權交給瞭司馬懿

東漢末年是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曹操無異於是這個時代的新星,南征北戰很快統一瞭中原地區。雖然這個時候的天下三分,但是魏國這個時候已經有瞭很高的獨立性,權利也是非常大。而在黃初元年,曹丕即位以後日子就過的沒那麼舒坦瞭。

諸葛亮受先帝劉備之命攻打魏國,為瞭興復漢室,對魏國構成瞭巨大威脅。為瞭抵擋蜀國的大軍,曹丕不得不用司馬懿,這也意味著自己必須把權利交給司馬懿。司馬懿雖然抵擋住瞭蜀國的大舉進攻,同時權利也變得更加龐大,這也為魏國的未來埋下瞭滅亡的種子。

雖然曹丕已經發覺,但是自己已經無力抵抗,隻能苦苦周旋。而司馬懿此人也是心照不宣,表面上和曹丕是上下關系,實際上被後發展自己的勢力,隨時準備叛變。

魏明帝用人不慎

魏明帝也是一代明君,但是唯一的一次用人不慎也導致瞭魏國的加速滅亡。可憐魏明帝皇帝沒當多久就英年早逝瞭。在死之前把兒子托付給瞭司馬仲達和曹昭伯兩人。曹爽這個人可以說直接斷送瞭曹傢的天下。曹爽這個人不僅沒有才華而且沒有一點德性。

相比於司馬懿根本不值一提,在整個朝廷上的威望也遠遠不及司馬懿。能力不足還很是猖狂,結果被司馬懿抓住瞭小辮子,發動高平陵之變,此後魏國的絕大部分實權都被司馬傢所竊取,這是導致魏國滅亡的直接原因。

魏國後繼人選不足

魏國的歷史中雖然沒有一個昏君,但是最終走向滅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人員不足。分析朝廷之上的官員,大都是曹傢的或者司馬傢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曹傢內部功臣大都死去,而司馬傢卻借著這個機會收攬人才為自己所用。

相比之下曹魏可以說人才斷層,而司馬傢人才卻茁壯成長。除此之外,曹魏傢族的一些功臣的職位在隨著他們死去之後接手的大都也是司馬傢的人。如此一來,司馬傢傢族的實力是日益膨脹。再有司馬傢原來就是貴族,在各個地方都有很大威望和權利,這也為後來的政變提供瞭支持。

所以歷史的結局總是讓人意想不到,統一天下的是曹傢歷代,結果坐享其成的確實司馬傢族。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曹魏傢族不註重人才發展和招攬,在很多可以打壓司馬傢的地方沒能把控,結果導致司馬傢族權利日益龐大,導致魏國的滅亡。

說來可笑,從司馬懿這個人的角度來看,表面上來看他是在為曹傢打拼,但是實際上確實為自己撈好處,不知陰曹地府見瞭曹操作何感想?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