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婆羅門是什麼?為什麼印度的民眾力量難以凝聚?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印度的婆羅門是什麼?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說起印度,也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過絕大部分的印度文明都是征服者所留下來的,嚴格的說整個印度的歷史應該叫做印度侵略史。歷史上,印度在幾千年的時間內從未真正統一過,文化和語言長時間都處於分割的狀態,直到近代的殖民時期,印度才逐漸形成瞭統一。

印度的公共廁所很少,很多農村傢庭沒有廁所。
印度傳統婚禮排場較大,也有很多的講究,印度女性出嫁往往需要豐厚的嫁妝。
很多人對於印度的瞭解可能隻是以上的皮毛,一般新聞上隻報道他們的經濟發展,軍事強弱,以及國傢的自然災害,但是這都不是印度問題的根本。
其實印度問題的根本是種姓制度,這才是最可怕的頑疾。
我們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傢,各個階層之間有明確的劃分,為此還誕生瞭著名的“種姓制度”。這一制度雖然曾經有過積極意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阻礙瞭印度的發展。
印度的種姓制度具有3000多年的歷史,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除此之外,還有等級更低的賤民沒有列入其中。

印度的種姓制度非常森嚴,從下到上依次是首陀羅,吠舍,剎帝利,以及婆羅門。這種等級脫胎於古代的封建社會,每個等級的人權力不同,而印度的婆羅門就是最高等級的人。
印度的種姓制度至今還影響著印度的社會,一般來說,種姓高的族群或人膚色偏淺。
在古代他們是印度的最高階層,隻要動動嘴皮子就能使喚低等種姓的人為他服務。
現代的婆羅門也是很高貴的,一般非富即貴。
自從上世紀四十年代印度獨立,政府就公開廢除瞭種姓制度。
那麼如今六百五十萬的婆羅門是否全部消失瞭呢?為何網友紛紛表示,這些婆羅門依舊受人跪拜呢?由於印度歷史上曾經換過很多種族的統治者,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種姓制度,是經過不斷發展變化形成的。
種姓制度形成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曾經極大地鞏固瞭印度的封建統治。

種姓制度的構成主要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羅,各個種族之傢分工明確,並且不能互相通婚。
種姓制度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底層和上層之間被隔絕開來,並且通過努力都沒有辦法改變。
低等種姓的人要供養高等種姓的人,並且生生世世都無法改變宿命。
而在印度封建社會中,有極大多數的人屬於“賤民”。他們從事最低等的工作,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權利。這類人的命運是最悲慘的,一生都掙紮在溫飽線上,擠在貧民窟中生活。
那麼印度在1947年獨立的時候,正式廢除瞭種姓制度,六百五十多萬的婆羅門是否消失瞭呢?答案讓人值得深思——他們依舊風光無限受人朝拜。
印度如今人口超過十三億,其中大約有0.5%的人屬於婆羅門。

雖然早已廢除瞭種姓制度,但它卻依舊支配著印度各個階層,根深蒂固的影響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如今印度依舊擁有六百五十萬左右的婆羅門,不光包括有婆羅門背景的人,而且任何和宗教相關的人員都可以算到婆羅門中。
雖然印度政府一直致力於消除種姓之間的隔閡,但收到的成效卻甚微。
婆羅門位於種姓制度之首,負責經營神廟的祭司階層。
印度擁有多個神教,因此出現瞭很多種類的祭司,並且他們的職業還是世襲的。
其實在眾多的婆羅門中,並不是所有人都富得流油,也有部分傢族已經落魄的。然而婆羅門的身份就等於一張“貴賓卡”,即使他們流落異鄉也能夠很好的生存下去。
如今印度雖然廢除瞭種姓制度,但這些婆羅門仍然可以從自傢掌管的神廟中獲取食物。

當然瞭很多印度民眾依舊認可婆羅門,對他們下跪參拜也是經常發生的。
這就等於說,隻要要瞭婆羅門的身份,就有瞭一張“長期飯票”。
不光能夠衣食無憂,而且能夠繼續得到下等種姓的跪拜。
當然瞭婆羅門接受教育的程度高,其中不乏年輕人當瞭白領。
然而人到中年後挫折變多,這些中年大叔大嬸就會突然“開竅”,繼續回到瞭印度傳統宗教的懷抱中。甚至他們還會穿上婆羅門的服裝,接受人們的跪拜,完全看不出曾經是現代都市人。
因此即使印度早已廢除瞭種姓制度,六百五十萬的婆羅門依舊生活得很滋潤。
隻要是一個正常人,最差也能混到中產階級,對於下等種姓來說已經很不錯瞭。

雖然種姓制度在歷史上有過積極作用,但這種僵化的制度,已經嚴重阻礙瞭社會的發展進步。
上下階層之間完全被固化,下等階層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一輩子也很難翻身。
這種不勞而獲的貴族使得印度社會喪失瞭最基本的公平性,生活在底層的人難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造成瞭印度是一個分裂的國傢,難以從上到下擰成一股繩,沒有國民凝聚力。
在古代的婆羅門一生隻是打坐冥想,思考問題,什麼工作都不用做,衣服有人洗,食物會做好給他送去。
底層的吠舌以及首陀羅隻能一生勞累,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去供養上層。所以現在的印度底層人民還是很勤勞的,但是無法致富,因為上升通道已經被鎖死瞭。這樣的環境誰會有幸福感呢?誰還能一心報國呢?其實人生來就應該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人都為社會發展努力奮鬥。
現在看來印度的悲劇其實就是這個制度造成的,為什麼底層的百姓不反對它呢?大傢對此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