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媯為什麼嫁給楚文王?息媯為何被後人詬病?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息媯是個怎麼樣的人,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息媯是春秋時期四大美女之一,生於陳國,是陳莊公的女兒。可能很多朋友知道息媯是楚文王的妻子,不過息媯第一次出嫁是嫁到息國,因此被稱為息夫人。後來楚文王從別人那裡得知息媯的美貌,便想占為己有。當時息國國力不敵楚國,息媯為瞭避免息國與楚國交戰,甘願嫁給楚文王,展現出瞭深明大義的一面。那息媯和楚王關系究竟如何呢?下面就一起瞭解下息夫人的故事吧。

人類發展幾千年的男權社會,讓女性命運裹挾在歷史洪流之中,難以自主選擇。而能夠在其中傲然獨立、風骨長存的女子,更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
息媯,絕對算得上其中靈魂不屈、漠視規則的一個瞭。
(一)息媯其人
息媯,又稱息夫人,陳國國君之女,春秋時期著名的美女。陳國國君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瞭蔡國國君蔡侯,小女兒嫁給瞭息國國君息侯。
息媯出嫁路上,繞道蔡國看望姐姐。姐夫蔡侯見妻妹貌美,欲以輕薄,被息媯斷然拒絕,倉促逃離蔡國。
息侯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奈何息國弱小,不是蔡國對手。於是無能而愚蠢的息侯求助強大的楚國,請楚王出兵入境,共滅蔡國。
楚國滅掉蔡國之後,蔡侯懷恨在心,在楚王面前大肆宣揚息媯之美。

楚王動心,起兵伐息。息國被滅,息侯被俘,息媯被楚王納入後宮,封為夫人。
楚王對息媯極盡寵愛,息媯為楚王生瞭兩個兒子。卻終其一生,不和楚王說一句話。
息媯死後,傳言墳塋四周,遍開桃花,人稱“桃花夫人”。
(二)後世為何多對息媯口誅筆伐?
後世文人墨客,多對息媯口誅筆伐,隻因息媯在國破傢亡之際,沒有一死為國盡忠、為夫守節,反而以色事仇人。不符合男權社會對貞潔烈女的價值要求。
我卻認為,息媯在無法左右、不能逆轉的環境之下,依然保有瞭自己的風骨,讓今天的我們都自嘆弗如、汗顏不已。
在古人的認知體系裡:紅顏即禍水,敗壞傢國,禍及傢人,女人的命本就輕賤,如果再為國傢招致災禍,那就百死莫贖瞭。你若不死,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你,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可是息媯沒有一死謝罪,我是很欣賞的。很多時候,活著比死更容易。但在我內心,我更願意相信息媯是不屑於死的。雖然在那個年代,女人未必能理解生命的獨立和偉大。
在當時的社會,男人掌握瞭絕對的話語權和操控權,但即使是這樣,男人還要把自己無能的後果讓無辜的女人來承擔,成為自己的替罪羊。在每一次的社會動蕩、戰爭更迭,總有一個女人站在風口浪尖成為犧牲品,也成為大眾討伐的對象。像妲己、像妹喜,所承受的輿論口水恐怕要遠遠大於商紂、夏桀。
作為一個男人,一方諸侯,下不能保妻子,上不能護臣民,這樣的男人真的值得以命相酬嗎?真的值得你生死相隨嗎?
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三)息媯的風骨
面對楚王,卻也是兩難境地。他害得自己國破傢亡,應該是有恨的吧,可是日日同床共枕、為他生兒育女,應該也有愛吧。如此兩難,恐怕也隻能不言瞭。
一生不與楚王說一句話,息媯用沉默表達瞭不屈和反抗。無論你給我多少寵愛,我的靈魂始終高昂著頭顱。隻不過命運的大手翻雲覆雨,身為棋子,無從選擇,但讓自己的靈魂臣服於你,臣服於這冰涼的人世,也是不能夠瞭。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無言之下,我仿佛聽見息媯的深深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