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滅宋的戰略是什麼?南宋為何毫無招架之力?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宋朝如何滅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南宋雖然軍事羸弱,但是其所在的南方地區卻是一塊風水寶地,這也就註定瞭南宋的國祚要遠長於金和夏。
為什麼南方地區為風水寶地呢?這是因為,除瞭南宋的距離比金和夏都比蒙古遠外,還有地利上的重大優勢。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地勢復雜,連綿起伏的山脈與河網密佈的江河縱橫交織,這也就令北方政權最引以為傲的騎兵優勢沒有瞭發揮的空間,反而要靠北方人最不擅長的攻城戰、持久戰、水戰來攻滅南宋,這樣就加大瞭滅亡南宋的難度,所以耗費的時間也隨之而延長。

即便是後來蒙古人滅掉南宋,也是付出瞭巨大的代價,他們從正面戰場上屢屢受挫於地理因素後,不惜發動瞭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協同作戰(即大迂回戰略),令南宋始料不及,無法應對多路進攻而亡國。
中間還戲劇性的發生瞭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的突然去世,令忽必烈不得不北還爭奪大位,這也就為趙氏江山又爭取瞭二十年茍延殘喘的時間,也算是宋朝的運氣好。

另外,南宋和金夏兩國有很大的制度差異,這也就導致瞭國力上的差異。
南宋沿襲傳統漢人王朝以農耕為主,工商業為輔的發展方式,充分發揮瞭大一統集權制的優勢,所以在經濟基礎上要強於金夏兩國。在後來的西、中、東路防禦戰役中,南宋源源不斷的糧草物資和兵馬裝備供應前線,也為長期抵禦北方入侵創造瞭有利條件,即便是殺敵一萬,自損三萬,南宋也耗的起,而蒙古人卻耗不起。
最後南宋的滅亡,源於蒙古人的大迂回戰略,直接的令南宋的財政體系崩塌,形成瞭無力防守的局面。

雖然蒙哥病逝停滯瞭蒙古人的兵鋒,但也令南宋傳統的軍事戰略佈局被打亂瞭,蝴蝶效應下南宋不知道蒙古人下一次的主攻方向,隻能盲目的擴大防守,從傳統的正面戰場江淮、荊襄、川蜀戰線擴大到瞭後方的雲貴方向,大大削弱瞭宋軍戰力的同時,軍費支出日益增長,南宋政府為瞭籌措軍費,濫發紙幣獲取財政收入,結果卻引發瞭嚴重的社會金融危機,等到戰爭再度來臨時,南宋政府已經無財抵抗蒙古人的多路入侵,率先丟失的就是重鎮襄陽,之後南國門戶洞開,兩年後南宋政權就宣告滅亡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