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獻忠“沉銀傳說”是真的!“江口沉銀遺址”在哪裡?

張獻忠“沉銀傳說”是真的!“江口沉銀遺址”在哪裡?

時間:2020-01-03 19:58:2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張獻忠“沉銀傳說”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說起張獻忠,想必大傢都不陌生,明朝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的時候,他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並於公元1644年在成都稱帝,建國號為“大西”。根據史料記載,在張獻忠兵敗四川時,便將大量的金銀沉入江底。這條江便是“岷江”,而具體沉銀的地方則是在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的一個古鎮——江口鎮。

數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前來尋求張獻忠的沉銀。那麼,這張獻忠究竟沉瞭多少金銀在江底呢?為何會引來如此多的人關註呢?

張獻忠沉銀

其實早在2005年,當地在修建城市供水工程的時候就在岷江河道裡面挖出過7枚銀錠,經莊傢鑒定之後,確定這是明代時期的銀錠,屬於國傢珍貴文物。

按照銀錠的形制和鏨刻銘文,我們可以得知,這是崇禎時期所征收的稅銀。最重要的一點是,發現銀錠的地方與張獻忠曾經轉戰四川的地點十分吻合,這應該就是張獻忠沉銀的地方。等到瞭2010年的時候,這裡則正式被確立為“江口沉銀遺址”。

現場發掘的存放金銀的木桶

在解放以前,這裡的村民多是以在江口碼頭做苦力或者是打漁為生。等到改革開放之後,村民們的生活得以好轉,開始種植農作物、水果和開設農傢樂為主,收入也比以前好瞭很多。此外,這裡民風淳樸,村民們與世無爭。但就是這樣一個寧靜的小村莊卻深藏著一個大大的“財富夢”。村民們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張獻忠沉銀的岷江岸邊,而他們則從小就聽著這個故事長大,在這裡甚至還流傳著一首古老的童謠: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這雖然隻是一首童謠,但是也成為瞭無數尋寶人的“尋寶口訣”。數百年來,還不知有多少人根據這首童謠去尋寶呢!

金屬探測器

到瞭2015年底的時候,中國國傢博物館綜合考古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的十幾名專傢,開始對張獻忠沉銀遺址、文物進行研究探討。最後得出結論,江口沉銀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此外,這一地區也是當年張獻忠沉銀的中心區域之一。

為瞭探尋張獻忠在這江中的藏寶,2016年4月,國傢文物局正式批準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及金印座局部

虎鈕“永昌大元帥”金印及金印座局部

當時,由於沉銀遺址位於岷江的主河道和錦江的匯合處,且在這一區域並未發現古代沉船的痕跡。所以最後專傢們在一番研究商討之後,決定采取“圍堰築堤”的辦法進行發掘。等到十二月期間,岷江水位開始下降以後,考古工作人員隨即開始準備啟動排水的設備,隻需等到將水抽幹凈以後便可進行發掘工作。

金冊

等到水排幹凈之後,工作人員便開始利用金屬探測器在河床中仔細搜索起來。

最後總計出土文物高達三萬多件,比如張獻忠冊封妃嬪的金冊(如上圖)、大西國鑄造的西王賞功金銀幣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精美的珍貴物件。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