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高熾正值壯年時期,繼位僅9個月就去世瞭

朱高熾正值壯年時期,繼位僅9個月就去世瞭

時間:2020-01-03 20:24:4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朱高熾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明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65歲的明成祖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漢王朱高煦一直對皇位虎視眈眈,為瞭避免朱高煦發難,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並未將朱棣駕崩的消息外泄,而是將軍中的漆器熔成瞭一口棺材,把朱棣的遺體裝進瞭棺材中。與此同時,他們又像當年的趙高、李斯一般,假裝明成祖還活著,每日照例進餐、請安。隻不過,馬車上的窗簾再未掀開。

為瞭讓太子能有充分的準備繼位,張輔、楊榮暗中派人進宮密保此事。朱高熾聞訊,立刻派兒子朱瞻基出京迎喪。因為大臣們計劃周密,所以太子朱高熾有條不紊地繼位瞭,即明仁宗。明仁宗在繼位後進行瞭一系列改革,先是釋放瞭因反對明成祖出征蒙古而被關押的前戶部尚書夏原吉,之後又在夏原吉的建議下,取消瞭耗財耗力的鄭和下西洋,取消瞭邊境的茶、馬貿易,並停派去雲南和交趾開采黃金和珍珠的使團。

在軍事上,他停止瞭明成祖時期的大規模對外用兵,隻是修整武備,加強國防安全;在民生上,他註意發展生產,於民休息,輕徭薄賦;在政治上,他赦免瞭建文朝許多舊臣,平反瞭很多冤假錯案,廢除瞭許多苛政;而在對待親兄弟的問題上,他並沒有像後世的雍正皇帝一樣,對曾經跟他爭奪皇位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燧痛下殺手,而是給瞭他們很多封賞,希望他們能放下仇恨。

然而,就是這麼寬仁的一個皇帝,卻在47歲時突然暴斃身亡瞭。此時距他登基,僅僅九個月而已!那他為何正值壯年時突然駕崩呢?其中又有哪些內幕?爆史君今天就來跟大傢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種說法:因身體肥胖導致心臟病發作。朱高熾的肥胖早在朱棣還當燕王時就為他發過愁。他自幼體態肥胖,行動不便,總要有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也因為這一點,朱棣不喜歡他。朱棣當瞭皇帝後,也常常提醒朱高熾要減肥。而明成祖朱棣去世後,朱高熾做瞭皇帝,兩個弟弟又被封到外地就藩。他心中沒瞭擔憂,開始胡吃海喝,身體扛不住,自然就會引起心臟病發作。

第二種說法:朱高熾縱欲過度,導致得瞭重病而亡。朱高熾在臨終前說瞭這樣一句話:“時勉廷辱我”。這“時勉”是誰?原來此人乃是明朝大臣李時勉,據說他在朱高熾即位初就上瞭一道奏折,要朱高熾謹嗜欲。朱高熾看後怒不可遏,當場命武士拿金瓜錘瞭李時勉幾十下,肋骨都打斷好幾根。李時勉差點當場喪命。而在明人陸釴《病逸漫記》中有記述:“仁宗皇帝駕崩甚速,疑為雷震,又疑宮人欲毒張後,誤中上。予嘗遇雷太監,質之,雲皆不然,蓋陰癥也。”可見,朱高熾確實可能是因為縱欲過度,患上瞭“陰癥”。

第三種說法:明宣宗朱瞻基的毒害。朱瞻基是朱高熾的兒子,可以說,朱高熾能坐穩太子之位,朱瞻基起到瞭很大的作用。但這父子倆施政理念卻不相同。朱瞻基自幼在爺爺朱棣身邊長大,所以最崇拜的人也是他的爺爺朱棣,而非父親朱高熾。在朱瞻基眼中,父親這個“老好人”,其實就是懦弱的代名詞。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熾命朱瞻基南行祭陵。但朱瞻基離京後,並沒有按照既定的行程走,而是直奔南京。在他離開南京時,南京城中便傳出瞭“仁宗上賓”的消息。當時朱高熾駕崩的消息還未傳出,南京城中的人是如何得知的?而且在朱高熾駕崩後,朱瞻基又仿佛事先知曉似的星夜兼程趕回京城繼位。傳召的太監還在半路上,就被他給“碰上”瞭。

事情真有這麼巧?恐怕沒那麼簡單。而這父子倆最大的矛盾點,就在於朱高熾決定從北京遷都回南京,這是朱瞻基無法忍受的。為瞭明朝千秋萬代的基業,朱瞻基提前對父親下手,也是可能的。當然,以上三種說法都隻是猜測。至於朱高熾到底為何會在47歲暴斃,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