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清代“淮南丐”有多壞?為什麼清代的乞丐喜歡裝鬼?

清代“淮南丐”有多壞?為什麼清代的乞丐喜歡裝鬼?

時間:2020-01-04 08:16: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清代“淮南丐”有多壞?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昔日筆者在“江湖惡丐”這一系列中,曾講述大量老年間乞丐不為人知的事情,其中更將乞丐“八八六十四門”中的一些門類做過描述,更是將乞丐的切口和手段做瞭一些細述。這個系列許久沒寫,今日再寫一點兒,讓各位看官上眼。

在古典著作《三言二拍》曾用引用宋神宗一朝發生過的一件真事,說得是京師有個宗王之女名叫真珠姬,年十七歲,此女長得貌美無雙,宗王將其許配給王公之子,翌年便要嫁人。這年真珠姬去賞燈,結果被一個諢號“雕兒手”無賴盯上,雕兒手將其擄至一處破廟。真珠姬驚見廟裡站著十幾個面目猙獰的鬼卒,中間大殿上坐著個滿臉虯髯的閻羅王。在她驚恐之餘,有個鬼卒給她灌瞭一碗藥,她暈死過去。醒來之時,已被眾鬼卒悉數奸污。此時才知那些根本不是什麼鬼卒,更沒有什麼閻羅王,不過都是些惡徒乞丐罷瞭。可憐這位金枝玉葉的真珠姬,落入狐朋狗黨之手,日夜遭其蹂躪。還目睹這夥人拐騙兒童,采生折割,慘呼“人不如鬼”。

這個故事最初我在一冊古本文言著作上看到過,後來看《三言二拍》時才發現被引用,故事雖經改動,但仍生動。讓人看罷之後,不禁氣憤,惡丐之舉,實屬齷齪。

而許多留存至今的明清檔案之中,對這種事情的記載數不勝數。在乾隆年間,曾在直隸京津一帶出現一夥“淮南丐”,起初隻是數百人,後來竟有萬人之多。這夥乞丐或三五成群,或幾十人一夥,到處以各種方式行乞。甚至於跟當地乞丐鍋夥發生械鬥,因其人數眾多,且好勇鬥狠,反被其占瞭上風。

其中有些淮南丐,專門依靠裝神弄鬼糊弄人,比如假裝狐仙到農戶傢中騙錢騙物,或假裝半仙謊稱農戶傢中有邪氣,以驅邪氣為名騙取錢物,或假裝得瞭“撞克”滿口胡言蠱惑人心,借此斂財。總之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

若是利用人心騙取錢財,倒也無妨,奈何這幫傢夥順帶“踩盤子”,看誰傢有嬌女幼兒,想方設法給拐帶走,而後或賣或殘淪為他們的賺錢工具,這是令人所憤怒的。

《清代案獄典註》中,曾記載清嘉慶三年(註:嘉慶非嘉靖,一個是清朝,一個是明朝。別再跟我爭執什麼清代有沒有嘉慶皇帝這回事瞭,“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說的就是這位嘉慶皇帝,乾隆爺之子。前幾日寫瞭個清代嘉慶奇案,一幫大學問追著我罵,非說嘉慶是明朝的,您有罵我的閑工夫,去某度搜一下不就知道瞭嗎?)一夥淮南丐乘船遊走於直隸各地,白天到村落之中以乞討為名探查地理,並暗中做下記號。到瞭晚上,眾乞丐化妝成“邪魔妖祟”潛入提前做下記號的村民傢中,把人嚇住之後,趁機搶劫擄人,待到官府派人緝拿之時,早已逃之夭夭。

一連大半年,這夥乞丐作案數百起,擄走少女孩童多達三百餘人,這些人多被賣到外地,或采生折割制成各類怪形賣給別的叫花子。最終,這夥乞丐在通州一帶落網,最終牽連出惡徒、地痞、乞丐甚至有鄉紳多達六百餘人。為首三人被凌遲,其餘人等或絞死或杖死或斬首或流放。

清末民國之際,津門富足,往來流民不斷。流民至此,一時沒有生計,或好吃懶做不肯賣苦力,於是幹起裝神弄鬼的營生。

昔日北郊一帶,從楊村到白廟這段路上,許多流民或當地土棍,趁夜色埋伏路旁,臉上塗抹顏料,或把自己打扮成青面獠牙的鬼卒,或穿上白衣拿上白幡假裝無常,總之怎麼駭人怎麼裝。

或有朋友看過我以前的“津門混混系列”,其中講述津門女混混丁二姐時,就曾講過丁二姐在北郊給人割完麥子回傢路上,在白廟一帶遇到個“大頭鬼”。她手持鐮刀把那“大頭鬼”險些沒剁碎瞭,那個“大頭鬼”就是遊手好閑的土棍假扮的。這要換成外人,早就嚇懵瞭,要不怎麼說丁二姐是個女中豪傑呢。

起初,這些裝神弄鬼的把戲的確嚇到不少人,甚至有人被活活嚇死。把人嚇暈或嚇死後,將錢財衣物統統拿走,要多損有多損。可這玩意兒一個人裝可以,兩個人裝也有效,經不住太多人裝。不管什麼行當,隻要有人跟風,管保最終全玩完。後來裝的人多瞭,大夥兒都知道怎麼回事瞭,也就不怕瞭。聽老一輩說,老年間經常有人“打鬼”,打得裝鬼的小子哇哇“鬼叫”,隔三裡地都能聽見。後來,北郊一帶的“鬼”都給打絕瞭,看到有些走路一瘸一拐的小子,備不住就是裝鬼讓人活活揍成這副德行的。

古人迷信,尤信鬼神,平時不如意之事,往往交於“鬼神”定奪。久而久之,心中生魔,也就住下瞭“鬼神”,這便是我們俗稱的“疑神疑鬼”。乞丐正是抓住這一心理,而裝神弄鬼,禍害好人。筆者(大獅)評語:人心之毒,遠勝惡鬼;地獄空蕩,“鬼”在人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