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墓被盜出土瞭哪些寶物?為什麼慈禧連褲子都被扒瞭?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慈禧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咸豐帝死後,慈禧太後聯合恭親王發動瞭辛酉政變,成為瞭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她掌控清朝實權近50年,留下一段屈辱不堪的歷史。她生前奢靡無度,據悉,慈禧一天的生活費是紋銀四萬兩,慈禧太後半個月的生活費,就能買艘“吉野號”戰艦。據太監小德張的回憶單是慈禧每天吃晚飯,身邊就要有四五百小太監伺候,每頓飯要吃三百六十品菜,而且還搞“責任制”,哪道菜做得不好,就要追查到底,從做飯的廚子到跑腿的太監,查著誰就要處罰誰。
當時晚清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國庫空虛,內憂外患,國難當頭,然而慈禧依舊享受著這匪夷所思的奢華生活。

慈禧太後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去世後葬於菩陀峪定東陵。她的陵寢修建瞭13年之久,極盡奢華壯麗。她死後將大量奇珍異寶帶入瞭地宮之中。當然,慈禧不會料到,20年後奢華的陵寢便招來瞭盜墓者,還落瞭個被人劈棺拋屍的下場。這名盜墓者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

孫殿英
1928孫殿英行軍到東陵,見其富麗堂皇,便起瞭盜墓的想法。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佈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計劃盜墓行動。1928年夏孫殿英帶著麾下的軍隊,以軍事演習為掩飾,用大炮、炸藥開始洗劫東陵,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後的定陵。“東陵大盜”從此天下聞名。

孫殿英盜東陵
起初,孫殿英並不知道地宮入口,而是遍地開挖,寶頂上、配殿外、明樓裡都留下瞭他們挖掘的痕跡。不久盜墓隊終於找到瞭地宮入口。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後面,有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機密。

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後的定東陵,雖歷經十數年而不腐。著棺中的慈禧太後面貌如生,無數的珠寶堆積在棺中。在爭搶屍身寶物中,慈禧太後的屍骸被士兵扯出瞭棺外。據傳,當時孫殿英還扒下瞭慈禧老佛爺的褲子,這倒絕不像世人所想的那樣要“非禮”慈禧。經過史料記述,孫殿英之所以這麼做,主要原因是她的褲子是金絲所制,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孫殿英盜東陵
孫部從金槨內棺盜竊瞭大量稀世珍寶。但他仍不滿足,再掘乾隆皇帝弘歷的裕陵,經過七天七夜的努力,終於將慈禧和乾隆兩大陵墓盜掘一空, 所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簽、寶劍等無數。裝瞭滿滿30卡車奇珍異寶運回軍營。後來他回憶說:“乾隆的墓堂皇極瞭,棺材內乾隆屍體已化,隻留下頭發辮子。陪葬寶物不少,其中最寶貴的是頸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顆中最大的兩顆是朱紅色,和一柄九龍寶劍,劍鞘面上嵌瞭九條龍,劍柄上嵌滿瞭寶珠”。

孫殿英盜東陵
孫殿英掘墓盜寶被發現後,舉世震驚。各地各界人士紛紛通電譴責,要求嚴懲。包括末代皇帝溥儀等滿人多次譴責,要求嚴懲兇手孫殿英。
孫殿英為瞭平息事態挑選瞭一批珍貴的寶物贈給當時的權貴,其中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孫殿英托戴笠送給瞭蔣介石;另一柄寶劍托戴笠送給瞭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據說是代表十八羅漢,是無價之寶,那最大的朱紅色的兩顆,孫殿英在天津時送給瞭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孫殿英托戴笠送給瞭宋子文;慈禧嘴裡含的一顆夜明珠最為珍貴,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孫殿英將這件寶物也托戴笠送給瞭宋美齡,宋美齡將夜明珠綴在瞭繡花鞋上。
也正是因為這樣,盜掘東陵的孫殿英沒有獲得任何懲罰,一直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