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史上真實的朱瞻基金屋藏嬌,吳賢妃的一生是怎麼樣的?

歷史上真實的朱瞻基金屋藏嬌,吳賢妃的一生是怎麼樣的?

時間:2020-01-10 17:44: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吳賢妃的一生,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宣德十年春,地氣尚寒,大明皇宮殿宇間的瓦簷之上,冰溜子拖拉得老長,宮內的宮宦和侍女們各個臉色哀戚,宮內已經悄悄傳遍瞭,皇帝的身體此番怕是不大好瞭。

內殿之中,明宣宗朱瞻基正纏綿在臥榻之上,他的人生已經快走到盡頭瞭,病重中的朱瞻基看著近旁的母親,垂淚說出瞭一個大傢其實都知道的“秘密”,那就是自己在宮外其實還有一個女人和兒子,自己死後怕他們母子二人無人依靠,因此希望太後能將其接入皇宮之內,日後照拂他們生活。

張太後看瞭看身旁的兒媳婦孫皇後,再看瞭看病重憔悴的兒子,點瞭點頭,輕聲答應瞭。

不久,紫禁城外的那對母子便被帶到瞭朱瞻基的面前,他們來見皇帝最後一面,而此時的朱瞻基已經沒有力氣多說話瞭,隻能抱著他的這個兒子,痛哭流涕。

男孩兒的母親吳氏看著病榻上的朱瞻基,心底愴然不已,偌大的紫禁城,闔宮上下眾人,自己唯一認識、可以依靠的男人,竟然馬上就要離去瞭,而自己和兒子今後隻能獨自面對未來陌生、莫測的生活,她在心底不由地低呼瞭一聲,老天。

不久,明宣宗駕崩,明英宗朱祁鎮繼皇帝位,而在皇室的成員之中,多瞭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兄弟——朱祁鈺,同時這個兄弟的母親,吳賢妃也被大傢所熟知瞭起來。

作為先皇的未亡人,吳賢妃此時的心情是平靜的,惟願自己的兒子今後能夠康健成長,自己心願已足,然而命運總是讓人難以預料,吳賢妃怎麼也沒有料到,自己波折的一生,到此刻才隻是剛剛起步。

從罪臣女眷起步,吳氏的一生充滿瞭傳奇和變數,細讀下來,讓人不禁感慨,命運這個事情,有時候真的難以預料。

罪臣女眷

宣德元年,朱瞻基的二叔漢王朱高煦覺得既然大哥已經掛瞭,那麼自己的春天也就到瞭,他便毫不猶豫地起兵造反瞭。

在屢次勸說自己這個二貨叔父不果之後,朱瞻基最終決定禦駕親征,親自去滅掉自己叔叔的幻想,在朝廷大軍的威逼之下,朱高煦的手下紛紛反水,面對如此尷尬局面,倉惶的朱高煦最終選擇投降,不玩瞭。

然而造反可不是兒戲,雖然朱瞻基沒有立即處死朱高煦,但漢王府的傢眷仆役們可就倒瞭血黴瞭,原想著一起雞犬升天,沒想到直接就被牽連一起送到牢籠之中瞭,漢王府的人們不是被流放、便是被充入宮掖之內為奴為婢。

而在清點這些戰利品的時候,朱瞻基看到瞭一個女人,一個楚楚動人的美女,隻一眼,便讓朱瞻基再也無法移開自己的目光,“將她留下。”朱瞻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自己都沒有料到這話如此隨意便沖口說瞭出來。

下面的人自然心領神會,將那個女人領瞭過來,這個女人便是吳氏,就是我們開頭所提及的吳賢妃,這個時候她還隻是漢王府內的一個普通宮女,一個罪臣府內的女眷,按照正常情況,吳氏很快將會和自己那些宮宦小姐妹們一並被罰沒入掖庭之內,成為宮廷的奴婢,然而帝王的這一眼恩遇,卻讓她的命運,徹底改變瞭。

金屋藏嬌

吳氏被赦免無罪,然後當晚便被安排到瞭朱瞻基的住所,最難舍是美人情,數度春風之後,朱瞻基對吳氏非常喜歡,然而等其回到北京之後,他可就有點兒發愁瞭,因為自己不想帶著這個犯官女眷進入皇宮,首先不想讓孫皇後知曉自己在外面,打著仗還順帶著得瞭一個女人,畢竟自己與孫皇後的關系那麼好,有點兒不好意思,其次帶著漢王女眷進宮,外人該怎麼議論,自己到底是去平叛,還是去搶叔叔傢的女人呀?名聲太難聽。

左思右想之後,朱瞻基想到瞭一個辦法,那就是將吳氏安排到瞭宮外,住在一個可靠宦官陳符傢中,普通人在外面可以養外室,自己這個天子,自然更沒有難度瞭。

就這樣吳氏被安排到瞭皇城之外的宅院之內,陳符一傢自然是不敢有絲毫怠慢,如同娘娘一樣伺候著,在這段時間裡,朱瞻基經常出宮與吳氏見面,兩人的這段地下情自然瞞不過大傢的眼睛,然而皇帝都這麼謹慎瞭,太後、孫皇後還能說什麼呢?大傢都在面上裝作不知道,不點破罷瞭。

宣德三年,吳氏為明宣宗朱瞻基生下瞭一個皇子,這是明宣宗的第二個皇子,明朝的皇帝們的子嗣向來比較匱乏,先前隻有一個兒子的朱瞻基心下自然覺得有點兒不穩妥,但沒辦法,後宮其他妃嬪始終不給力,子嗣依然是個大難題。

如今又多瞭一子,自然讓朱瞻基欣喜若狂,子憑母貴,為皇室誕下皇子,生子有功的吳氏自然也得到瞭自己一直想要的那個封賞——名分,這段偷偷摸摸的地下情最終有瞭結果,吳氏成為瞭吳賢妃,雖然依舊在宮外,但畢竟正式進入瞭皇室這個圈子裡瞭。

吳賢妃作為皇帝的妃子,卻一直住在宮外,這種奇葩的現象一直延續到瞭朱瞻基的病重之時,在其駕崩之前,他給這對母子找到瞭一個靠山——張太後,而張太後自然能夠罩得住這對母子,隨後朱祁鈺被冊封為郕王,他們的身份,正式昭告天下,母子兩人本來想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然而世事難料,一個突發的事變,打亂瞭他們的生活,徹底改變瞭兩人的命運。

土木堡之變

畢竟是親兄弟,明朝皇傢宗室之間親情還是比較濃厚的,對於這個一直被排斥在宮外的兄 弟,明英宗朱祁鎮也深表同情,在朱祁鈺年長之後,他便著力提拔自己的這個兄弟,讓其成為自己的臂膀,然而再親的兄弟,也沒有抵抗住權力的誘惑。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禦駕親征瓦剌部,在出征之前,明英宗朱祁鎮讓弟弟郕王朱祁鈺 負責監國,本想歷練一下自己的弟弟,然而朱祁鎮沒有想到這下自己玩大瞭,土木堡之變後,明軍大敗,明朝的皇帝朱祁鎮竟然還被瓦剌給俘虜瞭。

消息傳來,朝野嘩然,面對來勢洶洶的瓦刺軍,明朝上下需要一個人來統領大傢抵禦強敵,而作為合法繼承人的朱見深(朱祁鎮的長子)此時才兩歲,如何領導群臣?這個時候,危急關頭,郕王朱祁鈺被推上前臺,即位皇帝。

而此時的孫太後自然對吳太後母子兩人不太放心,在皇宮之內經歷瞭太多的孫太後,對人性的瞭解很深,她更知道權力的腐蝕會變瞭人心,如今自己兒子被抓,孫子幼小,為瞭保護自己的孫子,她與景泰帝朱祁鈺達成瞭一項交易,那就是她支持朱祁鈺登基,而朱祁鈺必須要答應立朱見深為皇太子,確保皇位依然還在自己兒子一脈,當時的朱祁鈺隻是覺得自己隻是一個過渡,因此很痛快地答應瞭。

然而很快事情便變味瞭,在擊退瞭瓦刺之後,朱祁鈺馬上立自己的母親吳賢妃為皇太後,一個皇宮之內,有瞭兩個太後,吳賢妃從一個被養在外面的妃子,變成瞭正牌的太後,一時間風光無限,孫太後這個正宮皇太後反而變得暗淡非常,卻變成瞭一個禁忌人物。

權力讓人心開始腐蝕、變化,而當瞭皇帝的朱祁鈺在享受到皇帝的樂趣、嘗到瞭權力的滋味之後,再也不可能下去當個安心的王爺瞭,我也是先帝的兒子,這個帝位,我本來也有資格坐,作為一個一直被忽視、不能出現在人前的吳氏,自然也有種揚眉吐氣、熬出頭瞭感覺,她並沒有勸阻自己孩子的野心,而是選擇瞭支持朱祁鈺。

當先前的皇帝朱祁鎮被瓦剌部放回明朝之後,朱祁鈺並沒有履行當初的許諾,他將自己的親哥哥軟禁在南宮,並禁止任何人和自己的哥哥見面,連飯菜都是從墻洞裡送進去,明英宗雖然回到瞭自己的國傢,但過得是囚犯般的生活,而面對自己兒子的遭遇,孫皇後沒有辦法,吳皇後也沒有勸阻,兩個女人各自為瞭自己的兒子,或黯然神傷、或心懷戒備。

景泰三年,明代宗朱祁鈺徹底翻臉瞭,他違背瞭當初的誓言,悍然廢掉瞭自己的侄子朱見深,轉而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

面對如此的局面,孫太後無可奈何,而吳太後對於自己孫子當皇太子,自然非常欣慰,一時間,吳太後成為瞭後宮之內,最有權勢的女人,終於揚眉吐氣瞭,吳太後想到,但她沒有想過,命運總是會在人想象不到的時候,發生轉折。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在朱祁鈺母子最為得意的時候,黯淡隨之而來。

終歸平寂

寄托著朱祁鈺母子兩人希望的皇太子朱見濟在即位一年之後,夭折瞭,作為明代宗朱祁鈺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的夭亡讓朱祁鈺陷入瞭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自己黑瞭心爭奪下這個皇位,卻無人繼承,這還有什麼意思?深受打擊的明代宗心力憔悴,此後更是再也沒有生育皇子,景泰八年,明代宗一病不起,面對這個局面,吳太後除瞭念佛誦經為兒子祈禱之外,一籌莫展。

而另一個人,孫太後此刻默許瞭將領石亨、太監曹吉祥的提議,這些人領兵撞開瞭南宮的大門,從裡面扶出瞭先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並擁立其再次復位,史稱“奪門之變”。

隨後,明代宗朱祁鈺被廢為郕王,被朝廷軟禁在西苑,在無限絕望和寂寞之中,撒手人寰。

而吳氏的地位更是急轉直下,她又從皇太後又變成瞭先前的那個“賢妃”,在孫太後的面前,她再次低下瞭頭,從黑發爭到瞭白發,自己最後還是輸瞭,輸得一塌糊塗,而且還賠掉瞭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孤零零的吳賢妃就這樣,獨自在空蕩蕩的宮殿之內,如同行屍走肉般麻木地活著。

天順五年,在一個寂寥的夜晚,孤獨的吳氏最終走完瞭其坎坷、傳奇的一生,她曾是一個女犯,卻最終成為瞭皇帝的愛人,從地下的私情,最終走到瞭臺前,成為瞭皇妃,最終登頂皇太後,然而一切恰如繁華一夢,夢醒過後,盡是無限淒涼,人生如夢,須臾即醒,隻留下瞭無限的唏噓。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