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孫權為什麼對黃蓋敬其三分 其實原因十分的簡單

孫權為什麼對黃蓋敬其三分 其實原因十分的簡單

時間:2020-01-10 20:02:3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黃蓋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火燒赤壁,頭等功臣便是黃蓋。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

東漢末年名將,位列江表十二虎臣第二位,僅次於程普。

黃蓋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

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

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瞭"苦肉計"的故事。

黃蓋一生更是戰功顯赫。

早年討伐董卓時,黃蓋手刃西涼兵二十五人。

並被孫堅遣將叩營質問袁紹,戰劍一出鞘嚇得袁紹諸將膽戰心驚。

孫堅戰死,黃蓋先後追隨孫策、孫權,披甲轉戰南北,冒死攻城略地。

為江東孫氏基業立下瞭汗馬功勞,可以說為江東國柱。

黃蓋不僅在軍事上是一員猛將,在政治上更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官員,轉任春谷縣縣長、尋陽縣縣令。

他前後任職過的九個縣,全都平安穩定,又升任丹楊都尉,抑豪強濟貧弱,使山越誠心歸附。

因此,孫權常常稱贊黃蓋南撫百越,北拒曹魏西結劉備,為江東國士之才,位列江表十二虎臣。

後來曹魏領兵南下,與孫劉聯軍對峙於赤壁。

黃蓋提出火攻戰術,並親往詐降。

大戰之日,黃蓋準備瞭幾十艘蒙沖、鬥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赤幔偽裝,上插牙旗,在船後系上走舸。

黃蓋先向曹操投書通報投降,使曹軍看見黃蓋船隻前來而毫無戒備。

黃蓋遂令燃點柴草,同時發火,火乘風勢波及曹軍岸上的軍營。

曹魏大驚,憤怒之下,曹營諸將圍攻黃蓋,黃蓋率領所部奮勇迎戰,斬青州水軍上將於戰船中。

後被中箭受傷墮下水中,被救起時,因為傷勢過重,江東軍隊居然認不出是黃蓋,將他安置在廁床中。

黃蓋惟有大聲呼叫韓當,韓當發現他時,流著淚地解開他衣服,才得以保留性命。

雖然如此,但仍大敗曹操。

孫權、周瑜、魯肅等得知老將軍傷勢後,無不親自探望痛哭流涕。

可以說,赤壁大戰。黃蓋獻計火攻,親身涉險,當記頭功。

赤壁之戰結束後,黃蓋官至中郎將,任武陵太守。

公元219年,武陵發生蠻族叛亂,進攻城池,郡中隻有五百人,黃蓋大開城門引蠻兵入城,入瞭一半時,立即發動攻擊,親手持大刀斬蠻將。

率部斬殺數百人,並收復所失的城邑,斬殺其領袖,放瞭投降者,以一季的時間,平定所有的亂事,當地的各部落的頭目對他以禮相待。

而黃蓋更是有憂國憂民之心,感嘆東吳人才凋零速度加快,病重時已經對孫權談起江東人才培養和發掘。

因為此時,江表十二虎臣已故其半,黃蓋憂慮的是赤壁之戰已經十年,而江東這十年來竟未再出幾名將才。

十年後,東吳還能剩多少將才可用,不免憂慮江東大業。

後黃蓋病逝於長沙。

孫權知道後痛哭流涕,感嘆東吳又失去一名國士之才。

黃蓋之所以能夠在東吳地位顯赫,讓孫權敬其三分,主要歸功於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更是有所遠見。

為孫權提出建議,實乃國士之才。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