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孫吳的四位前將軍,有兩位最後當瞭降將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瞭三國時期的一些故事,歡迎閱讀評論。
孫吳共有四位前將軍,但名號都沒有魏蜀的那麼大,他們之中既沒有東吳四英將——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也沒有江表十二虎臣程普、黃蓋等人。首任前將軍是呂范,他早年間就跟隨孫策,可謂東吳的功臣,臨終之時官至孫吳最高軍職大司馬,第二位曾大破曹仁,最後兩位可就有點諷刺瞭,兩人都作瞭降將,其中一個降瞭司馬昭,另一個還是孫氏宗親,降瞭晉武帝司馬炎。
呂范在孫吳可是老資歷,早年避難壽春時,結識瞭寄居在袁術那裡的孫策,毅然將自己的百餘名門客交給孫策指揮。孫策當時無權無勢,身邊隻有族人孫河常隨左右,呂范認定瞭孫策這一潛力股,為瞭他可以不避艱險,曾經在被通緝的情況下成功營救出孫策的母親吳夫人。孫策也對他感恩戴德,將呂范視為“親戚待之”。此後隨孫策東征西討,成就瞭江東基業。
孫策死後,繼續扶持孫權,此時孫權人才濟濟,呂范的主要職責是鎮守一方。在曹魏派曹真、曹休、曹仁三路大軍進攻東吳時,呂范被任命為孫吳第一任前將軍,在洞口縣對抗曹休、張遼等名將,不過最終被打敗,但是孫權和孫策一樣信任他,並沒有責備他,反而任命他為揚州牧。呂范臨死前被孫權封為大司馬,可惜印綬還未下發呂范便死去。
呂范死後第二年,朱桓接任前將軍。朱桓性格高傲,但是勇猛善戰,他最出色的一戰是對陣曹仁。當時曹丕親率大軍,兵分幾路南征孫權,呂范、孫盛、諸葛瑾等幾路吳軍全線敗退,隻有朱桓一路,面對久經沙場的大司馬曹仁並不怯懦,最終以五千軍隊擊破來勢洶洶的數萬曹軍,並斬殺對方將領常雕、諸葛虔,生擒王雙等。而曹仁以優勢兵力敗於朱桓之手,不久便病死,想必是與此戰的大敗有幹系。

呂范作為孫吳的元老人物,朱桓勇猛且多有戰功,二人能做到前將軍也算是說得過去。
孫吳第三位有記載的前將軍是唐咨。這個人原本是魏國將領,至於擔任什麼職務現在已經無法得知瞭。在曹丕當政時期,利城郡一幹人等謀反,殺瞭太守徐箕,並推舉唐咨為首領。曹丕派軍隊前來討伐,唐咨兵敗後投降吳國。作為一個降將,唐咨在吳國也很適應,先是擊敗盧陵賊羅厲,後又隨老將呂岱討平反賊廖式,最終坐上瞭前將軍的職位。如果到此為止的話,唐咨也沒有什麼可非議的。
但是事實上,唐咨的命運沒有那麼簡單。甘露二年(257年)諸葛誕在壽春起兵反司馬昭,東吳派瞭征北大將軍文欽、前將軍唐咨等帶瞭三萬兵馬前來接應,不幸的是唐咨等人雖然成功進入壽春城,但是壽春最終還是被擊破,唐咨兵敗被俘,於是再次投入老東傢的懷抱,官至安遠將軍。在司馬昭準備攻打蜀漢的前一年,唐咨還受命制作浮海大船為攻吳準備,之後再無蹤影。也許是命好,也許是本事大,唐咨雖然反復,但是終究保全瞭性命。
唐咨之後,還有一位前將軍孫秀。孫秀是孫氏宗親,是孫權親弟弟孫匡的孫子,至於他有沒有真本事真說不好,曾有野史說他“甚有威恩”。他的父親孫泰曾隨孫權圍攻合肥,中流矢而死。所以孫秀既是宗親,又是烈士傢眷,不管從哪方面來講都要被厚待。

孫秀雖貴為皇族,但是卻生在瞭暴君的時代。吳主孫皓是有名的暴君,大肆殺害宗親,而孫秀擁兵在外更是被忌憚。建衡二年(270年),孫皓派佞臣何定帶著五千兵馬在孫秀的領地夏口打獵,孫秀得知後驚慌失措,夜裡帶著妻子兒女及親兵幾百人投奔西晉。孫秀投降後被司馬炎善待,在西晉又活瞭三十多年,應該是善終瞭,孫秀死後還被追封為驃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