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不是有兒子嗎?為什麼至死都不立太子?
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趙匡胤的故事大傢聽過嗎?
可以說從夏朝開始,便一直流傳“父死子立”的封建傳統,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百姓傢把傢產留給兒子,皇帝把皇位傳給兒子,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在歷史上卻也有例外,那就是在宋朝時期。
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明明有兒子卻至死都不立太子,最後將自己的皇位傳給瞭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趙光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這哥輛一個是太祖一個是太宗,倒也傳為瞭一時的佳話,但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

自古以來便有“唐宗宋祖”之說,趙匡胤軍旅出身,威名赫赫,曾親率大軍打敗南唐齊王李景達,斬殺一萬多人。不僅是一位能駕馭千軍萬馬統帥,自身更是一原不可多得的猛將,身體素質自然是非常好的,按道理說也應該有一堆的子嗣。
可是他不但隻有4個兒子,而且還早夭瞭兩個,其中二兒子趙德昭還有四兒子趙德芳,也分別在趙匡胤死後3年,和趙匡胤死後5年相繼去世。
而他們的死因更是離奇,趙德昭是被宋太宗趙光義痛罵瞭一番,後來自殺而亡的。而年僅22歲的趙德芳更是在睡夢中突然就猝死的。
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宋太宗是否在其中伸插瞭一手。那麼難道趙匡胤難道不會懷疑自己把皇位傳給宋太宗,自己的後代會招來禍患嗎?實際上或許正因為趙匡胤想過才不得不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為何這麼說呢?
實際上,在《宋史》中編便記載瞭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後臨終時便曾勸說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而且還安排的井然有序,說是趙匡胤傳位於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位於弟弟趙廷美,而趙廷美再傳位於趙匡胤的二兒子趙德昭。
為何杜太後一定要這樣呢?這就要從趙匡胤得皇位上來說瞭。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權臣,但是趙匡胤看後周的皇帝年紀小,沒有實力。於是便發動瞭陳橋兵變,自己做瞭皇帝。但是這一下論到他自己瞭。
因為趙匡胤自己的兒子也年齡尚小,而宋朝初年國內依舊戰亂不斷,很多大臣都執掌瞭兵權,所以他害怕別人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篡奪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帝業,最後不得不聽取瞭母親杜太後的意見。

而且當時趙光義便是擁有極大的軍權,所以為瞭報江山也為瞭保全子孫後代的性命,趙匡胤幹脆就把皇位傳給瞭趙光義。可是趙光義卻不是個善茬,他可不會遵從杜太後的遺言,把皇位再傳給弟弟。相反他用瞭各種手段將以後要繼位的弟弟趙廷美還有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全都逼死瞭,從而好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最是無情帝王傢”在宋太宗趙光義的身上可謂是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