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明朝最倒黴的皇帝,無依無靠好不容易當上皇帝卻立馬沒瞭命!

明朝最倒黴的皇帝,無依無靠好不容易當上皇帝卻立馬沒瞭命!

時間:2020-01-14 08:09:5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明朝最倒黴的皇帝朱常洛的一生,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對於明光宗朱常洛來說,他不僅是運氣最好的一個皇帝,而且還是一個最倒黴的一個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

對朱常洛的父親萬歷皇帝朱翊鈞來說,朱常洛的出生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朱翊鈞當皇帝的時候,有一次,他在宮中閑的慌,便圍著宮裡四處亂轉,當看到那些宮女的時候,朱翊鈞頓時來瞭性致,他調戲一個王姓宮女,青春幾許,哪裡人氏,進宮幾年瞭等,等說完瞭這些閑話,朱翊鈞則對這名宮女實施瞭寵幸。

對這次寵幸的後果,大概朱翊鈞也估計不足——這名宮女竟然懷孕瞭。當朱翊鈞知道瞭這事後,感覺有些窩囊,王姓宮女長相一般,又身份低下,朱翊鈞不想認這個孩子,剛開始不承認有這麼一件事。然而,事實勝於雄辯,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一是,有史官記錄為證,二是,當時朱翊鈞還送給王宮女信物作證,二證相互印證,朱翊鈞當然推辭不掉。

恰好,皇太後盼孫子心切,就把朱翊鈞叫來對質,當皇太後問王宮女子身孕時,朱翊鈞還想抵賴,但經不住皇太後的警告,朱翊鈞終於承認瞭王宮女肚子裡的孩子是自己的。

就這樣,王宮女就給朱翊鈞生下瞭他的長子朱常洛。由於朱翊鈞不喜歡這個孩子,朱常洛的前途非常黯淡,因為當時朱翊鈞寵信他的鄭貴妃。不久,鄭貴妃一連給朱翊鈞生瞭兩個兒子,雖然一個夭折,但活下來的朱常洵,生得眉目清秀,甚得朱翊鈞的喜愛。愛屋及烏,朱翊鈞就跟鄭貴妃發下毒誓,一定要把朱常洵培養成為一代帝王。

有瞭這個陰謀,朱常洛12歲的時候,朱翊鈞仍然不立太子,也不讓朱常洛讀書,他是想讓朱常洛成為一個文盲,把他拖死。但這時候,大臣們不幹瞭,做為一個皇帝,立太子是國之根本,如果常年不立太子,等於一個大國沒有瞭基礎。於是,大臣們開始上疏。就連平時鎮靜自若的內閣首輔申時行也沉不住氣瞭,給朱翊鈞上疏,讓皇帝早立太子,以安天下人心。

可皇帝自有皇帝的主意,他並非不想立太子,而是想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然而,按照大明宗法,太子首先應該立嫡子,如果沒有嫡子,要立長子。

在這方面,開國皇帝朱元璋早給兒孫們做出瞭榜樣。朱元璋為瞭傳位嫡子,即使嫡長子朱標死後,他仍堅定地傳位給嫡長孫朱允炆,也不傳位給其他兒子。

可見,當時的大明,傳位於嫡長子,是國之根本的大事。朱翊鈞不立太子,是想達到能夠立朱常洵的目的。

然而,如果直接立朱常洵為太子,大臣們肯定不會答應,就會爆發一場立太子的大風波。朱翊鈞是一個聰明人,他想用拖的手法,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拖來拖去,申時行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能力說服皇帝瞭,便以辭職相威脅。然而,皇帝卻並沒有被申時行的辭職嚇倒,反而批準瞭申時行的辭職請求。緊接著,朱翊鈞馬上召來王錫爵,讓王錫爵當上瞭內閣首輔。

朱翊鈞要不惜一切代價,為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鋪路子。

朱翊鈞想的挺美,用延遲法來拖延時間,他卻忽視瞭大臣們的信念,於是,大臣們紛紛上疏,要求朱翊鈞趕緊立太子,不要動搖瞭國本。

面對那麼多大臣的呼聲,朱翊鈞想瞭一個妙招,他告訴首輔王錫爵,自己已經定下瞭三王並封的招數。什麼是三王並封,就是對朱常洛等三個兒子先封王,現在不是還有皇後嗎,如果現在就立瞭太子,那麼皇後有瞭兒子怎麼辦?

其實,這個計策說白瞭,就是想鉆法律的空子,最終目的,無疑就是為瞭拖延時間。這條妙招,就連絕頂聰明的王錫爵也沒有料到,卻聽的有理,便答應瞭這個條件。

第二天,當朱翊鈞三王並封的主意傳到大臣們的耳朵裡後,立刻有大臣看透瞭朱翊鈞的陰謀,如今鄭貴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朱翊鈞根本就不去皇後的宮裡,怎麼可能生出嫡子呢?王錫爵聽瞭,覺得有道理,便向朱翊鈞提出瞭辭職。

面對兩個內閣首輔的辭職,朱翊鈞依舊沒有被嚇倒,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大臣們雖然無奈,卻也有聰明之人,立即,有人提出來,如今皇長子朱常洛已經12歲瞭,應該出來讀書瞭。

這一招很明確,就是通過讀書的方式,讓朱常洛走上皇太子的道路。這個奏章有理有節,朱翊鈞再堅持已見,自己也感覺不妥瞭。於是,朱翊鈞隻好按照大臣們的請求,讓皇長子朱常洛出來讀書。

朱常洛一出來讀書瞭,大臣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瞭,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要立皇太子。

朱翊鈞再也無法拖延下去瞭,在萬歷二十九年,朱翊鈞終於立朱常洛為皇太子。

朱常洛這個太子之位來得真不輕松,朝廷共計有一百多名官員因此罷官。

朱常洛雖貴為太子,皇帝卻依舊不喜歡他。朱常洛的冊立,對鄭貴妃來說應該是無比的痛苦。但如今走到這一步,想改變朱常洛的地位也是難瞭,一招不行,她開始用狠招瞭。經過多次在皇帝面前試探,感覺朱翊鈞對朱常洛真的是一點好感也沒有。這樣,一個刺殺朱常洛的陰謀便誕生瞭。

萬歷四十三年的一天,鄭貴妃先是把一個叫張差的人隱藏到宮中,這個張差,是個練傢,武藝高強,膽大過人,是個好刺客。到瞭晚上,就把張差放瞭出來,張差憑著自己的一身功夫,拿著一條木棍,見有就打,直朝太子住的慈寧宮奔去。

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皇宮中自有高人在,就在張差就要闖進慈寧宮的一剎那,一個叫韓本用的人,截住瞭張差的去路,幾個回合打鬥下來,張差不敵韓本用,被韓本用打倒在地,生擒活捉。此時,宮中已經圍滿瞭人,人們一下子便把張差捆瞭起來。

皇宮裡出瞭這麼大的事,第二天,皇上便組織一個專案組徹查此案。雖然法官在暗中保護鄭貴妃,誘導張差的口哄,可張差最終還是說出瞭他的兩個主謀,鄭貴妃身邊的兩個太監,龐保和劉成。

這樣,鄭貴妃就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瞭,隻好在皇帝面前一哭二鬧三上吊。皇帝本來就不喜歡朱常洛,他暗中想,這個張差太無能瞭,怎麼就沒有殺掉朱常洛呢?

雖然這樣想,可畢竟事情太大,皇帝也不能左右這件事情的走向,見鄭貴妃哭地緊,心中暗罵,你個臭婆娘,怎麼這麼無能,連個人都幹不掉,弄出這麼一個無能的手段來害朱常洛,你不知道這宮中高手林立嗎。一個張差再怎麼武藝高強,怎能敵的過宮中的武林高手呀。

沒辦法,這皇帝也隻能安慰鄭貴妃說,既然事情已經出瞭,你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罪犯又咬著你不放,幹脆,你就去朱常洛面前認個錯吧。

鄭貴妃有瞭皇帝的支持,不再擔心這件事瞭。她想倘若自己去找朱常洛,朱常洛肯定會恨她,憑自己的能力,或許事情就能搞砸瞭。鄭貴妃不愧為一個聰明人,馬上想到瞭皇上。她使出渾身解數,把皇上哄得高興瞭,便說害怕朱常洛不肯原諒自己,想請上皇上一塊去。皇帝正被鄭貴妃哄的高興,便答應瞭這件事。

隻要皇上答應瞭,鄭貴妃又怕皇上後悔,想馬上去找朱常洛,皇上說不過去,君無戲言嘛,便帶著鄭貴妃去瞭朱常洛的宮中。

有皇帝在,朱常洛雖然沒有說什麼,可他心裡卻是恨透瞭鄭貴妃。鄭貴妃走上前,面露笑臉,怯生怯意地對朱常洛說道,皇子呀,張差那件事……沒等她說完,朱常洛說,聽說張差背後有主謀。

眼看著事情就要搞砸,朱翊鈞到底還是傾向著自己的老婆,就對朱常洛說道,兒呀,你看你後媽都難為成這樣瞭,你就不能原諒她一次嗎?人命關天,何況是皇太子?

朱翊鈞就這樣輕輕一句話,一件大案兒戲一般瞭。朱常洛見皇帝父親說話瞭,還是偏向鄭貴妃的話,馬上附和道,這事,就翻篇算瞭吧。

有瞭朱常洛的諒解,專案組便對鄭貴妃的兩個太監龐保和劉成以及張差下瞭死手,龐保和劉成處死,張差凌遲,這件大案就這樣匆匆收場。

此後,朱常洛又小心翼翼慢慢熬過瞭5年,直到萬歷四十八年,朱翊鈞病逝,朱常洛才跌跌撞撞地當上瞭皇帝。

曲曲折折當瞭這麼些年的太子,今天終於有瞭出頭之日,朱常洛就像是一個窮漢,突然發瞭一筆大財,這個苦大仇深的太子,竟然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瞭。

鄭貴妃卻沒閑著。沒有瞭朱翊鈞的支持,鄭貴妃則早是昨日黃花,況且她還有謀害皇太子的罪行,為瞭對朱常洛表示友好,她投其所好,一連貢獻瞭8個美女。

有瞭這8個美女,朱常洛放松瞭對鄭貴妃的警惕,反而覺得他這個後媽特別關心自己。

就這樣,朱常洛躺在後宮,每天吃喝玩樂,把原本虛弱的身體也掏空瞭,而這8個美女就成瞭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朱常洛當上皇帝沒幾天,人就病瞭,還特別嚴重。鄭貴妃見討好的機會又來瞭,連忙派心腹太監崔文升去給皇上看病。這個崔文升隻是太監,根本沒有行醫資格,就是這樣一個人,竟然給朱常洛當起瞭傢庭醫生,這種行為,連太醫們都感到奇異。

經過崔大夫的一番診治、照料,朱常洛吃瞭他的藥,一天竟然腹瀉瞭40多次,簡直把苦膽都泄出來瞭。

眼看著皇上的病情加重,眾大臣才指出,一個沒有行醫執照的人,竟然給皇帝當起瞭傢庭醫生,這不是要謀害皇上嗎。

大傢雖然看出瞭問題的嚴重性,卻為時已晚,皇上病情嚴重,太醫們都嚇傻瞭,沒人再敢給皇上看病瞭。給一個病重的皇上看病,風險實在太大,弄不好會丟瞭性命。

眼看著朱常洛就涼在那裡瞭,但還是有膽大的人,宮中有個叫李可灼的人獻上瞭幾粒紅丸仙丹。朱常洛吃瞭一粒,人突然變得精神矍鑠起來。正當大臣們歡欣鼓舞之時,朱常洛已經是紅光返照,第二天夜裡,便一命嗚呼瞭。

可憐的朱常洛,當皇帝之前運氣最佳,無論多少人想謀害他,包括他的父親朱翊鈞,都沒有得逞,幾十年的太子生涯,無論他走的路多麼坎坷,最終還是當上瞭皇上,成瞭全天下至高無上的霸主,然而物極必反,好運到瞭頭,晦運也來瞭。

就這樣,朱常洛僅當瞭不足一月的皇帝,便匆匆去見父親朱翊鈞去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