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之戰:魏國對外戰爭中,最精彩的一次戰爭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白狼山之戰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三國時期的魏國最擅長對外戰爭,魏國對外發動的戰爭,除瞭畢軌的那一次失敗瞭,其餘的都勝利瞭,這在歷史上很少見。在魏國對外的戰爭中,在北方的戰爭打得最好,白狼山之戰就是最精彩的一次戰爭,這一戰收獲非常大,把烏桓勢力全都消滅瞭,要知道烏桓在那裡待瞭上百年瞭。不僅如此,魏國還擊敗瞭袁氏,基本上把袁紹在河北的地盤都統一瞭。

先說一下烏桓,烏桓是個遊牧民族,擅長打獵,原來歸屬與東胡,自從冒頓把東胡打敗之後,烏桓就歸匈奴所管瞭,還要定期向匈奴繳納打獵來的東西,由於烏桓屬於匈奴的一部分,漢代皇帝打擊匈奴的時候也把烏桓考慮在內瞭。到瞭東漢,烏桓開始變得強大瞭,他們多次侵襲漢朝的邊關地區,東漢把烏桓當作眼中釘,烏桓有四個很有才能的首領,其中丘力居就是烏桓的元帥,在他的帶領下,烏桓帶想要稱霸草原。烏桓還學習瞭漢代的軍事方面的制度,設立瞭很多和漢代一樣的職位。由於當時中原戰亂,許多中原人都向北遷移,他也是經常去一些偏僻的地方,為瞭搶奪更多的勞動力。不僅這樣做,他更是殺瞭這個地區的人。被抓過去的勞動力在他統治的區域去種地,做生意,制作工具,大大加強瞭烏桓的實力。丘力居死後,蹋頓繼承瞭他的職位。由於當時的南匈奴和鮮卑都已沒落,沒有好的領導者,他們便把蹋頓當做他們的領袖。

再說曹操把冀州平定之後發生的事兒。曹操花瞭好幾年的時間才完成平定,袁尚被逼之下投靠瞭蹋頓,他不僅自己投靠蹋頓,還帶去瞭十多萬戶百姓,這就又增強瞭蹋頓一方的實力,對曹操和冀州來說都不是好事兒。而且,當年在烏桓追擊廣平的時候,曹操親自把廣平給救瞭下來,蹋頓和曹操之間就有瞭過節。另外一方面,在冀州還不穩定的時候,已經向曹操投降瞭的高幹又反叛瞭,這讓曹操費瞭好大勁兒才把壺關攻破。為瞭穩定民心,曹操更改瞭冀州在袁氏管理時一些讓民眾不滿的法度,也稍穩定瞭冀州的局勢。皇上又任命曹操當冀州牧,方便瞭他治理冀州,為瞭安慰舊臣的心,曹操還跑到袁紹墳前哭泣,這就讓冀州的局勢穩定瞭下來。

冀州終於穩定瞭,接下來,曹操就準備收拾袁氏兄弟和烏桓瞭,但是他又有一個顧慮,這個顧慮就是劉表。除瞭郭嘉,曹操其餘的部下都認為劉表會出其不意地侵襲曹操後方。曹操聽取瞭郭嘉的意見,放開瞭對劉表的顧忌,專心去打烏桓。曹操和蹋頓都在戰爭開始之前做好瞭完萬全的準備,曹操帶瞭一大批的名將,並且頒佈瞭一系列鼓舞士兵的法令使士氣大作。蹋頓這方更加強大,他們有從中原掠奪來的人口以及袁尚帶來的十幾萬人口作為士兵,所以說實力不容小瞧。經過這一對比,曹操這一方明顯處於瞭劣勢,所以這一戰曹操想要贏是很難的。

曹操一方在去打仗的行軍途中,由於碰到瞭大雨,隻能改變道路,於是曹操聽瞭一個部下的建議,走瞭盧龍道。但是這條路危險重重,一旦進去,就不能再退回來瞭,為瞭能贏得這一戰,曹操假裝已經撤兵回城,冒險走瞭盧龍道這條路。烏桓也輕信瞭曹操撤兵的消息,便放松瞭警惕。曹操經歷瞭種種困難到達烏桓軍營處。曹操這邊的軍隊雖然疲憊,但是曹操並沒有驚慌,他親自登上高出,看出瞭蹋頓軍有些擾動不安,決定當下就作戰。曹操鼓舞士氣調整戰略,稍停瞭片刻穩住軍心就開始作戰,打敗瞭烏桓。曹操打敗烏桓後,袁氏兄弟就逃到瞭公孫康那裡,部下建議曹操去公孫康那裡殺瞭他們,曹操認為公孫康一定會殺瞭袁氏兄弟二人,果然沒過多久,公孫康就把兩人的頭顱給曹操送來瞭。這次戰役收獲很大,曹操把被烏桓俘獲的百姓帶瞭回來,增加瞭中原的人口,同時他收瞭烏桓強大的騎兵為自己所用。曹操在此戰後開始向南方進攻瞭。經過這次戰爭後,烏桓就沒落瞭,鮮卑族反而漸漸強大起來。
小編認為,這一次戰爭,是三國所有對外戰爭中最大的一次戰爭,不但摧垮瞭烏桓和袁氏的力量,也促進瞭民族統一,影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