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朱元璋為什麼偏不把皇位傳給能力更強的朱棣?

揭秘:朱元璋為什麼偏不把皇位傳給能力更強的朱棣?

時間:2020-01-15 16:53:2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朱元璋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上的朝代,被地方勢力造反奪權的情況不是那麼常見,朱元璋加強皇權後,就更加不用擔心會有大臣選擇造反瞭。但這又出現瞭一個新的問題,在繼承人的選擇上他犯瞭難。按照他確立的規定,明朝的皇帝在選擇繼承人上,以嫡長子為優先。不過這一點在朱元璋的皇位傳給下一任時就沒有履行,他原來有個長子朱標,朱標本來被其選為瞭太子,然而後來卻因病去世瞭。按照他制定的嫡長子繼承制度,皇長孫成為瞭皇位的繼承人。但朱元璋死後,朱棣不滿朱允文繼承皇位,就選擇造反,自己做瞭皇帝。為什麼朱元璋知道朱棣更有能力擔任皇帝,卻還是選擇將皇位傳給朱允文呢?

實際上,他這麼做也是為瞭明朝政權穩定著想。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朱標死後,按輩分他也沒理由有繼承權。但他在剩下的皇子中能力較強,相比其他皇子更適合繼承皇位。如果朱元璋讓他做太子,顯然輩分在他之上的兩個皇子會心生不滿,因此可能就會掀起藩王亂戰,這自然不是他想看到的。他之所以不立朱棣做太子,還有一個原因是,朱棣可能並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他的母親因為私通出軌被賜死,為此朱元璋還懷疑他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兒子。如果不是,將皇位傳給他無疑是斷瞭皇室血脈。

古代的皇帝一般都十分註重血脈的一致性,縱使某個皇子能力過人,很適合做皇帝,統治者也會顧及血脈的一致性,不會將皇位傳給他。結果朱元璋就陷入瞭兩難的處境,立朱棣為太子,有血脈斷瞭的風險,不立朱棣為太子,其他皇子又沒有哪個能和朱棣相提並論。所以他隻能立皇長孫做皇位繼承人。看似他這樣的做法還算穩妥,也沒有違背嫡長子繼承原則,但他還是小看瞭朱棣的實力。

朱允文即位後,雖然獲得瞭朝中大臣的支持,但他實際掌控的權力不大。相比之下,燕王朱棣有一眾支持者,想奪權也不是難事。從這可以看出,朱元璋不想看到藩王亂戰,結果卻因繼承人沒有多大實權,反而導致朱棣造反。結果這個他不想立為太子的皇子,終究還是做瞭皇帝。

不管怎麼說,明朝這個朝代還是延續瞭下去,沒有因為地方叛亂而導致政權顛覆。一個朝代的延續,跟繼承人選取沒有直接聯系,隻是皇帝作為權力最高的人,做瞭皇帝的人總是不希望政權被其他人奪走。但隻要是自傢人繼承瞭皇位,皇室血脈就不至於斷裂。因此朱棣做瞭皇帝,跟朱允文做皇帝相比,沒有多大差別。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